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冯康国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冯康国传》


宋史
原文
    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fan),遂宁府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高宗次杭州,礼部侍郎张浚以御营参赞军事留平江。苗傅、刘正作乱,浚外倡帅诸将合兵致讨,念傅等居中,欲得辩士往说之。时轓客浚所,慷慨请行,浚遣之至杭,说傅、正彦曰:“前日名为传位,其实废立,二公本心为国,奈何以此负谤天下?”傅按剑大怒,轓辞气不屈。正彦乃善谕之,遣轓还,约浚至杭。浚复遣轓移书傅等,告以祸福使改。既又复傅书,诵言其罪。轓至,傅党马柔吉訹之曰:“君尚敢来耶?“轓曰:“来则不畏。“王世修欲拘留轓,会浚谬为书遗轓云:“适有客自杭来,方知二公于社稷初无不利之心,甚悔前书之轻易也。“傅等见之喜,轓得免。俄勤王之兵大集,傅等始惧,轓知其可动,乃说宰相朱胜非,以今日之事,当以渊圣皇帝为主。胜非令与傅、正彦议,皆许诺。轓又请褒傅、正彦如赵普故事,遂皆赐铁券。诏补轓奉议郎,赐五品服,更名康国。高宗反正,以张浚宣抚川、陕,浚辟康国主管机宜文字。浚至蜀,遣康国入奏事,诏进两官,为荆湖宣谕使。康国之行也,上幸浙东,不暇降诏旨,康国以自意为之,言者劾以擅造制书,坐贬秩二等。绍兴三年,浚召还,与康国俱赴行在。浚既黜,御史常同因论康国,罢之。起知万州。浚相,入为都官员外郎。康国言:“近年监司总漕悉改旧法,取数务多,失业逃亡皆由于此。盍从旧法。“诏以其言下四川宪司察不如法者。浚去相位,康国乞补外。高宗曰:“朝廷用人止当论其才与否耳顷台谏好以朋党论士大夫如罢一宰相则凡所荐引不问才否一时罢黜乃朝廷使之为朋党非所以爱人才也。“丁母忧,起复,抚谕吴玠军,除都大主管川陕茶马,卒。 

译文
    冯康国,字元通,本名轓,遂宁府人。(他)做太学生时,就有气节。建炎年间,高宗在杭州停留,礼部侍郎张浚以御营参赞军事的身份留在平江。苗傅、刘正彦作乱,张浚首先主张率领众将合兵讨伐,考虑到苗傅等人在朝中,想找辩士前往游说他们。当时冯轓客居张浚府上,慷慨请求前往,张浚就派他到杭州游说苗傅、刘正彦。苗傅按剑大怒,冯轓言辞没有屈服。刘正彦于是和善地告诉他说:“张侍郎想恢复原皇帝固然好,但必须当面商议。”于是放冯轓回去,约张浚来杭州。 
    张浚又派冯轓送信给苗傅等人,把祸福告知苗傅等人并让他们悔改。接着张浚又给苗傅回信,明言他们有罪。冯轓到后,苗傅的同党马柔吉威胁他说:“昨天张侍郎的书信言辞不委婉,二公大怒,已经兵出杭州了,你还敢来啊?”冯轓说:“怕就不来,来就不怕。”恰好张浚假装写信给冯轓说:“刚刚有客人从杭州来,才知道二公当初对社稷没有不利之心,很后悔上封书信写得太轻率。”苗傅等人见信后很高兴,冯轓得以脱身。 
    不久勤王的军队大会集,苗傅等人开始恐惧,冯轓知道苗傅等人可以说服动摇,就劝说宰相朱胜非(姑且答应叛军的要求),朱胜非命令冯轓与苗傅、刘正彦商议,全都答应苗傅等人的要求。冯轓请求褒奖苗傅、刘正彦,于是(朝廷)赐给苗傅等人免死券。皇帝下诏补授冯轓为奉议郎,为他更名冯康国。 
    高宗重新即位,让张浚宣抚川陕地区,张浚自己任命冯康国主管机宜文字。张浚到达蜀地,派冯康国入京奏事,皇帝下诏给他晋升两级官职。冯康国出行时,皇上要巡行浙东,没有空闲时间下诏令圣旨,冯康国就按照自己的意思写了诏令制书,言官借此弹劾他擅造制书,坐罪贬官两级。张浚被贬以后,御史常同趁机弹劾冯康国,(皇帝)罢免了冯康国。 
    张浚被提拔为丞相,冯康国做了都官员外郎。冯康国进言说:“四川近年监司总漕把旧法全部更改,收取的赋税数额越多越好,失业逃亡都是因为它。何不依照旧法?”皇帝下诏把他的意见下到四川宪司查核不依法办事的人。 
    张浚离开相位,冯康国请求补任地方官。赵鼎对高宗说:“自从张浚被罢免,我担心台官谏官因张浚的缘故弹劾同僚,望陛下明察。”高宗说:“如果罢免一个宰相,那么凡他引荐的人,不问是否有才而同时罢黜,这是朝廷使他们成为朋党,不是爱惜人才、尊崇风俗的做法。”冯康国升任右司员外郎。他遭遇母亲丧事,服丧期间被重新起用,授任都大主管川陕茶马。 

《宋史·冯康国传》    


《郑人买履》及注释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岳阳楼记》
《活板》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翻译译文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翻译译文
《墨池记》
《西门豹治邺》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译文
诗经《采薇》全文翻译译文
袁宏道《虎丘记》
《登快阁》简析
《狼》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
《秋声赋》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译文
《刘安世》
《赠黎安二生序》
《梅圣俞诗集序》
《祭石曼卿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
《毛颖传》
苏轼《日喻》
《柳敬亭说书》
李清照《醉花阴》
《鲁周公世家》
《李将军列传》
读《孟尝君传》
《陈涉起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