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吕颐浩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吕颐浩传》


宋史
原文
    吕颐浩,字元直,其先乐陵人。以李清臣荐,为邠州教授,除宗子博士。 累官入为都转运使。 既得燕山,郭药师众二万, 皆仰给县官,诏以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奏:“ 开边极远,其势难守,虽穷力竭财,无以善后。” 又奏燕山、河北危急五事,愿博议久长之策。徽宗怒,命褫职贬官。高宗即位,除知扬州。时苗傅、刘正彦为逆,逼高宗避位。颐浩至江宁,奉简宗明受改元诏令,会监司议, 皆莫敢对。 吕抗曰:“ 主上春秋鼎盛, 二帝蒙尘沙漠,日望拯救, 其肯遽逊位于幼冲乎? 灼知兵变无疑也。” 颐浩乃与张浚及诸将约,会兵讨贼。颐浩曰:“今事不谐,不过赤族,为社稷死,岂不快乎?”浚壮其言, 即舟中草檄。 傅党托旨请颐浩单骑入朝, 颐浩奏:所统将士,忠义所激,可合不可离。 傅等恐惧,乃请高宗复辟。颐浩等以勤王兵入城,都人夹道耸观,以手加额。二年,颐浩乃大议出师,而身自督军北向。高宗谕颐浩、秦桧曰:“ 颐浩治军旅,桧理庶务,如种蠡分职可也。” 二人同秉政桧知颐浩不为公论所与多引知名士为助欲倾之而擅朝权高宗乃下诏以戒朋党除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 颐浩屡请兴师复中原,谓: “太祖取天下,兵不过十万,今有兵十六七万矣。愿睿断早定,决策北向。 “颐浩有胆略,善鞍马弓剑,当国步艰难之际,人倚之为重。自江东再相,胡安国以书劝其法韩忠献,以至公无我为先,报复恩仇为戒,颐浩不能用。 时军用不足,颐浩创立江、 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于是郡县多横赋,大为东南患云。
(选自《宋史·吕颐浩传》)

译文
    吕颐浩,字元直,他的祖先是乐陵人。因为李清臣的推荐,他担任邠州教授,授任宗子博士。多次升官入朝任都转运使。攻取燕山之后,郭药师的二万部队,都依靠政府供养,诏令任命颐浩为燕山府路转运使。颐浩上言说:“开拓极远的边疆,其势难守,即使穷竭财力,也无法善后。”又上奏陈述燕山、河北危急之事五件,希望广泛征求长久之策。徽宗大怒,下令夺去他的职务。高宗即帝位,授任他为扬州知州。当时苗傅、刘正彦作乱,逼高宗让位。颐浩到江宁,接到了简宗(注:“苗刘兵变”,隆祐太后为稳定局势,传旨让时年 2 岁的赵旉即位,是为简宗,改年号为明受,隆祐太后垂帘听政。张浚、吕颐浩闻知后召集各地将领勤王平乱,重新扶持高宗赵构登基。赵旉退位,隆祐太后还政,赵旉从即位到退位共计 26 日)改年号为明受的诏令,正遇朝廷讨论,大家都不敢开口。吕抗说:“皇上正当壮年,二帝流亡在沙漠,蒙受风尘,日夜期望被拯救,(皇上)哪里会急着让位给幼儿呢?可知兵变无疑。”颐浩于是与张浚及诸将相约,合兵讨贼。吕颐浩说:“现在事情(如果)不成功,不过被灭族而已,为国家而死,难道不痛快吗?”张浚认为他的话很豪壮, 就在船中草制檄命。苗傅的同党假托圣旨请颐浩独自骑马入朝,颐浩上奏说,(我)所统率的将士,都是被忠义激励来的,可以聚合不可分离。苗傅等人惊恐,于是请高宗复位。颐浩带领勤王护驾部队入城,人民夹道围观,欢欣庆幸。二年,颐浩于是大力主张出师,并由自己亲自督率军队攻向北方。高宗对颐浩、秦桧说:“颐浩主管军事,秦桧治理政事,就像文种、范蠡那样分职。”二人共同执政,秦桧知道颐浩不被舆论所赞许,就广泛引荐知名人士帮助自己,打算倾轧吕颐浩而独掌朝政大权。高宗于是下诏禁戒结党,授任颐浩都督江、淮、荆、浙诸军事。颐浩多次请求兴兵恢复中原,说:“太祖取天下,军队不过十万,现在有军队十六七万。希望圣断早定,决策北伐。”颐浩有胆略,善于骑马射箭,在国家艰难之际,人们十分倚重他。自从江南再度任相, 胡安国用书信(写信)劝他效法韩忠献,把大公无私当做根本,把报恩复仇当做警戒,颐浩没有采用。 当时军用不足, 颐浩创立了江浙、湖南诸路大军月桩钱制度,于是州县大多额外征收赋税,成为东南地区的大害。

《宋史·吕颐浩传》    


《清史稿·邓世昌传》
《清史稿·施琅传》
《清史稿·李光地传》
《清史稿·姚启圣传》
《清史稿·杨芳传》
《清史稿·纪昀传》
《清史稿·陈宏谋传》
《清史稿·李賡芸传》
《清史稿·吴嗣爵传》
《清史稿·慕天颜传》
《清史稿·施世纶传》
《清史稿·汪廷珍传》
《清史稿·邓承修传》
《清史稿·扬古利传》
《清史稿·骆钟麟传》
《清史稿·彭玉麟传》
《清史稿·洪亮吉传》
《清史稿·陈汝咸传》
《清史稿·李永芳传》
《清史稿·螺緙传》
《清史稿·缪燧传》
《清史稿·彭鵬传》
《清史稿·顾琮传》
《明史·孙维城传》
《明史·耿定向传》
《宋史·张鉴传》
《倚马可待》
《安石碎金》
曹植作《七步诗》
《袁彦伯作《北征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