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宋晟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宋晟传》


明史
原文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朝用,兄国兴,并从渡江,皆积功至元帅。攻集庆,国兴战殁,晟嗣其职。既而朝用请老,晟方从邓愈克徽州,召还,袭父官。累进都指挥同知,历镇江西、大同、陕西。十七年五月讨西番叛酋,至亦集乃路,擒元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吴把都剌赤等,俘万八千人,送酋长京师,简其精锐千人补卒伍,余悉放遣。召还,复为都指挥,进右军都督佥事,仍镇凉州。
  二十四年充总兵官,与都督刘真讨哈梅里,□地去肃州千余里,晟令军中多具粮糗,倍道疾驰,乘夜至城下。质明,金鼓声震地,阖城股栗,遂克之。收其部落辎重以归。自是番戎慴服,兵威极于西域。明年五月从蓝玉征罕东,徇阿真川,土酋哈昝等遁去。师还,调中军都督佥事。
  二十八年六月,从总兵官周兴出开原,至忽剌江。部长西阳哈遁,追至甫答迷城,俘人畜□还。明年拜征南右副将军,讨广西帡幪诸寨苗,擒斩七千余人。又明年,总羽林八卫兵讨平五开、龙里苗,由是诸寨苗慑服。三十一年出镇开平,从燕王出塞,还城万全诸卫。
  成祖即位,入朝,进后军左都督,拜平羌将军,遣还镇。永乐三年招降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五千人,获马驼牛羊万六千。封西宁侯,禄千一百石,世指挥使。
  晟凡四镇凉州,前后二十余年,威信著绝域。帝以晟旧臣,有大将材,专任以边事,所奏请辄报可。御史劾晟自专帝曰任人不专则不能成功况大将统制一边宁能尽拘文法。即敕晟以便宜从事。晟尝请入朝。报曰:“西北边务,一□委卿,非召命,毋辄来。”寻命营河西牧地,及图出塞方略。会病卒,五年七月也。
(《明史·宋晟传》)

译文
    宋晟,字景阳,定远人。父亲宋朝用,兄长宋国兴,父子二人一起跟随太祖渡过长江,都积累战功升迁到元帅。 
攻打集庆时,宋国兴战死,宋晟承袭了他的职务。不久以后宋朝用以年岁已高为由请求退休。宋晟当时正跟随邓愈攻克徽州,被皇帝召回,承袭父亲的官职。宋晟也积累功劳升为都指挥同知,先后镇守江西、大同、陕西。十七年五月征讨西番的叛乱首领,抵达亦集乃路,擒获元朝海道千户也先帖木儿、国公昊把都剌赤等人,俘获一万八千人,将酋长送往京师,宋晟挑选俘虏中精锐士兵一千人补充到自己的部队,其余的全部遣送回家。宋晟被召回京师,再次担任都指挥,升为右军都督佥事,仍然镇守凉州。 
    洪武二十四年宋晟担任总兵官,与都督刘真一起征讨哈梅里。哈梅里离肃州有一千多里路。宋晟命令军队中多准备干粮,兼程疾驰,乘夜晚抵达城下。天亮时,敲击战鼓的声音震动大地,全城的人害怕得腿都发抖,于是宋晟带兵攻克了哈梅里。收缴了他们部落的军用物资后撤回。从此番戎因畏惧而顺服,他带领军队的声威迅速传播到西部边疆。第二年五月跟随蓝玉征讨罕东,夺取阿真川,土酋哈昝等人逃遁而去。军队撤还,宋晟调任中军都督佥事。 
    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宋晟跟随总兵官周兴从开原出兵,抵达忽刺江。部长西阳哈逃走,追到甫答迷城,俘虏了敌人和牲畜后撤还。第二年被授予征南右副将军一职,讨伐广西姘蠓各寨的苗人,擒获并斩杀七千多人。第三年,总领羽林八卫的军队讨伐平定了五开、龙里的苗人,从这以后各寨的苗人因恐惧而顺服。三十一年出京镇守开平,跟随燕王出兵塞外,夺回万全各卫的城堡。 
    成祖登位,宋晟进入朝廷,升为后军左都督,被授予平羌将军一职,成祖派他返回镇所。永乐三年宋晟招降了把都帖木儿、伦都儿灰等部落的五千人,得到马匹骆驼和牛羊一万六千只。宋晟被封为西宁侯,得到俸禄一千一百石,并世袭指挥使一职。 
    宋晟总共四次镇守凉州,前后有二十多年,威望信义显著于边远地区。皇帝因为宋晟是旧臣,有大将的才能,把边疆事务专门委任他(处理),所上奏请示的(事情)就答复并许可。 御史弹劾宋晟按自己的意愿独断行事。 皇帝说:“用人不独断专行就不能成功,况且大将统一节制一方边地,怎么能够全都受法令条文的约束。”立即敕令给予宋晟根据事势自行处理军务的权力。宋晟曾经请求入朝,皇帝回答说:“西北边疆事务,全部委托给你了,如果没有召回的命令,不要擅自来京。”不久命他经营河西的牧地,以及谋划出兵塞外的方法策略,恰巧他生病去世,当时是永乐五年七月。

《明史·宋晟传》    


《三国志·宗预传》
《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袁涣传》
《三国志·陈思王曹植传》
《三国志·马超传》
《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三国志·杨俊传》
《三国志·吴书·朱治传》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三国志·关羽传》
《三国志·陈群传》
《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三国志·魏·王昶传》
《三国志·常林传》
《三国志·吴书·是仪传》
《三国志·鲍勋传》
《三国志·王凌传》
戴表元《送张叔夏西游序》
《宋史·张宪传》
姚鼐《朱竹君先生传》
姚鼐《袁随园君墓志铭》
周容《芋老人传》
邵长蘅《阎典史传》
《明史·顾佐传》
《史记·滑稽列传·优孟》
《郑人逃暑》
《北齐书·王纮传》
《北齐书·循吏传》
《魏收改武学文》
《北齐书·崔暹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