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陈书·孙瑒传》

输入关键字:

《陈书·孙瑒传》


陈书
原文
    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高祖受禅,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瑒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瑒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余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余楼。时瑒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瑒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瑒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瑒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楼雉器械,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瑒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遂遣使奉表诣阙。高宗即位,以瑒功名素著,深委任焉。太建四年,授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出镇公安。瑒增修城池,怀服边远,为邻境所惮。后主嗣位,复除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后主频幸其第,及著诗赋述勋德之美,展君臣之意焉。又为五兵尚书,领右军将军,侍中如故。瑒事亲以孝闻,于诸弟甚笃睦。性通泰有财物散之亲友常于山斋设讲肆集玄儒之士冬夏资奉为学者所称而处己率易不以名位骄物。时兴皇寺朗法师该通释典,瑒每造讲筵,时有抗论,法侣莫不倾心。以年老累乞骸骨,优诏不许。祯明元年卒官,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陈书》) 

译文
    孙瑒,字德琏,是吴郡吴县人。(孙瑒)年轻时就洒脱不拘束,喜欢研究战术攻,广泛地涉猎经书史传,尤其熟悉书牍文札。王僧辩讨伐侯景时,王琳(领兵)当前军,(因为)王琳与孙瑒是同门师兄弟,于是(王琳)上表推荐(孙瑒)当戎昭将军、宜都太守,随即跟从王僧辩到武昌救援徐文盛。适逢呈州失陷,于是(孙瑒的部队)就留在巴陵镇守,做好攻守的准备。不久,侯景的叛军杀到,不分昼夜地进攻巴陵外围阵地,孙瑒督领部属全力抵御,(结果)叛军败退奔逃。高祖受禅为帝,王琳在呈州另外奉立梁朝的永嘉王萧庄为主,(并下诏书)征召孙瑒为太府卿,加授通直散骑常侍。等到王琳向内地进犯时,北周派大将史宁率领四万兵马,乘(防守)空虚(的机会)突然袭击(呈州城),孙瑒部下协助防务的张世贵攻取外城以接应周兵,(呈州城因此)损失军民男女三千余人。北周军队又堆起土山高架云梯,日夜攻击迫近,(又)乘着风势放火,烧掉了内城南部的五十多栋楼房。当时孙瑒的军队不足一千人,都登上了城楼防御把守,孙瑒亲自巡视抚慰,向士卒敬酒劝食,士卒都乐于为他献身效力。北周军队竭尽全力也没能攻下(内城),于是假传北周君主的旨意任命孙瑒为柱国、呈州刺史,封为万户郡公。孙瑒假装答应(他们)来作为缓兵之计,同时暗中加紧修整作战用的装备,敌楼、城墙和守城器械等,一天之中都严密设防,北周军队(对他)非常害怕。到后来听说(陈朝)主力军已经打败了王琳,(即将)乘胜而进,北周军队才解围而去。于是孙瑒控制了长江中流的全部地域,(他)召集将士并对他们说:“我和王琳施展才力同尽臣责,一道辅助梁室,也可以算是很努力了。现在事情到了这样的地步,天意难道能够违抗吗!”于是派遣使者恭送表文到朝廷(表示归顺)。高宗登上帝位之后,认为孙瑒功绩名望一向显著,(对他)非常信任倚重。太建四年,任命(他)为都督荆、信二州诸军事,出京镇守公安。孙瑒(到任后),高筑城墙深挖城壕,恩威并用远近顺服,为周围境外的人所敬畏。后主继承帝位后,又任命(孙瑒)担任通直散骑常侍,兼起部尚书之间的亲近之意。孙瑒又担任五兵尚书。(孙瑒)侍奉父母以孝顺闻名,对几位弟弟非常亲厚和睦。(孙瑒)生性通脱平和,有财物就散发给亲友。(孙瑒)还常常在名山的学斋里开设讲堂,召集玄言儒学之士(讲学),冬夏两季供给资财费用,为学者们所称颂。而(他)为人率直平易,不因召集的名声(大)地位(高)就看不起人。当时兴皇寺郎法师则通晓佛典,孙瑒每次造访他讲经之处, 经常有不同的立论,僧侣们(对他)没有不仰慕敬服的。 (孙瑒)因为年老多次请求退休, (但皇上)下达嘉奖令屡屡挽留。祯明元年(孙瑒)在任上去世,时年七十二岁。  

《陈书·孙瑒传》    


《陈公神道碑铭》
曾巩《戚元鲁墓志铭》
《宋史·吴猎传》
《三国志·邓艾传》
《三国志·杨仪传》
《三国志·许靖传》
《三国志·曹仁传》
《三国志·胡综传》
《三国志·陶谦传》
《三国志·夏侯惇传》
《明史·金兴旺传》
《明史·朱能传》
《明史·李敏传》
《明史·任礼传》
《明史·俞谏传》
《明史·齐之鸾传》
《明史·翁大立传》
《明史·沐晨传》
《明史·翁万达传》
《明史·曹璘传》
《明史·薛侃传》
《明史·乔允升传》
《明史·陆光祖传》
《明史·申时行传》(二)
《明史·杭雄传》
《明史·杨慎传》(二)
《明史·王翱传》
《南史·蔡兴宗传》
《南史·韦叡传》
《南史·江子一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