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

输入关键字:

《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下
《礼记·檀弓下》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于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得很伤心。孔子用手扶着车的扶手侧耳听。他让子路前去询问,(子路)说:“听您的哭声,好像着实有许多伤心的事。”妇女于是说道:“是的。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女回答说:“这里没有苛政。”孔子对子路说:“子路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宁于老虎为伴,死于虎口,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用反衬的方法烘托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不堪忍受。这种水深火热的状况也许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一种现实:人类社会有时比兽类社会还要黑暗和凶暴,人有时比食人野兽还要残忍。 
  个人是无力反抗比野兽还要凶残的暴政的,即使像孔夫子那样的圣人,也只有哀叹的份儿。平民百姓唯一的出路便是逃跑,而天下乌鸦一般黑,跑是跑不掉的,迫不得已,便于野兽为伍,宁为野兽腹中餐,不愿做人刀下鬼。 
  黑暗和残暴也有其作用,那就是:它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看到人性的丑恶和凶残,看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据说,人是最怕照镜子的。当人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时,会被吓得魂不附体。不知道我们从镜子中看到“苛政猛于虎也”之时,会不会吓得魂不附体?

注释: 
     (1)哀:极伤心。
  (2)式:同“轼”,车前的横木,供乘车时手扶用。
  (3)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4)壹似:很像。
  (5)舅:在古文中也指“公公”,即丈夫的父亲。
  (6)苛:苛刻,暴虐。
  (7)小子:孔子对学生的称呼。
  (8)识(zhi):同“志”,记住。
  (9)去:离开。
  (10)于:比




陶弘景《山川之美》
杜甫《又呈吴郎》
《观书有感》
《传是楼记》
《临江之麋》
《景公饮酒》
《武昌九曲亭记》
王维《竹里馆》
李白《峨眉山月歌》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庄子》寓言四则
《木兰诗》
《宿甘露寺僧舍》
朱熹《偶题》
苏轼《赠刘景文》
戴叔伦《兰溪棹歌》
祖咏《江南旅情》
姜夔《湖上寓居杂咏》
李贽《童心说》
《求谏》
白居易《长安春》
王昌龄《采莲曲》
李商隐《赠荷花》
陆龟蒙《白莲》
郑谷《莲叶》
《围炉夜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配套练习册第五、六单元课外文言文翻译译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陆游筑书巢》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