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输入关键字: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曾巩
原文
    夫将之于兵,犹弈之于棋。善弈者置棋虽疏,取数必多,得其要而已。故敌虽万变,途虽百出,而形势足以相援,攻守足以相赴,所保者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也。不善弈者,置棋虽密,取数必寡,不得其要而已。故敌有他变,途有他出,而形势不得相援,攻守不能相赴,所保者非必其地也。非特如此,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也。守边之臣知其要者所保者必其地故立城不多则兵不分兵不分则用士少所应者又能合其变故用力少而得算多犹之善弃也。不得其要者,所保非必其地,故立城必多,立城多则兵分,兵分则用士众,所应者又不能合其变,故用力多而得算少,犹之不善弈也。 
    昔张仁愿度河筑三受降城,相去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由是朔方以安,减镇兵数万。此则能得其要,立城虽疏,所保者必其地也。仁愿之建三城,皆不为守备,曰:“寇至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域,犹须斩之,何用守备?”自是突厥遂不敢度山,可谓所应者合其变也。 
    今五路新立之城,十数岁中,至于再倍,则兵安得不分?士安得不众?殆疆场之吏,谋利害者不得其要也。以弈棋况之,则立城不必多。臣言不为无据也。以他路况之,则北边之备胡,以遵誓约之故,数十年间,不增一城一堡,而不患戍守之不足,则立城不必多,又已事之明验也。臣以此窃意,城多则兵分,故谓西北之兵已多,而殆恐守边之臣,未有称其任者也。况由其所保者未得其要,所应者未合其变,顾使西北之兵独多,而东南不足。 
    夫公选天下之材,而属之以三军之任,以陛下之明,圣虑之绪余,足以周此。臣历观世主,知人善任使,未有如宋兴太祖之用将英伟特出者也。故能拨唐季、五代数百年之乱,使天下大定,四夷轨道,可谓千岁以来不世出之盛美。以陛下之聪明睿圣,有非常之大略,同符太祖。则能任天下之材以定乱,莫如太祖;能继太祖之志以经武,莫如陛下。臣诚不自揆,得太祖任将之一二,窃尝见于斯文,敢缮写以献。万分之一,或有以上当天心,使西北守边之臣,用众少而得算多,不益兵而东南之备足,有助圣虑之纤芥,以终臣前日之议,惟陛下之所裁择。 
(选自《曾巩集》,有删节) 

译文
    大凡将领带兵打仗,犹如下棋的人对棋子的取用。善于下棋的人,即使把棋子放在比较僻远的角落,也能取得较大的胜算,其关键就是掌握了下棋的要义。因此,敌情虽然千变万化,策略(招数)虽然花样百出,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可以救援和接济的,我们的关键是掌控住不变的地盘(占据战略要点)。不仅仅是如此,当敌方情况的变化,我方也应相应变化,这样取胜的几率就大得多。那些不善于下棋的,即使棋子摆得密密麻麻,也不能取胜,因为他不懂得下棋的要领。因此,敌情如果有变化,策略(招数)有变数,但是整个战场的攻守形势是不可以救援和接济的,那么我们要保护的就不一定是地盘了。非但如此,当敌方情况发生变化,我方却不作相应变化,结果就是花费大力气,却胜算极少。戍守边疆的臣子应明白戍守的要义是保住土地。因此城池不多,士兵就不会分散;士兵不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不多,而且也能及时应对意外的变故,这样(戍守)就犹如下棋一样,花费虽然少却效果显著。而不明白戍守的要义的人,所极力保住的不一定是土地。因此城池一旦多,士兵就会分散;士兵一分散,所需的管理者也就多。同时,面对意外的变故又能及时应对,这样(戍守)就犹如不善于下棋的人一样,花费虽然多却没有任何效果。 
    过去,张仁愿渡过黄河修筑了三座受降的城池,而且城池之间相距各四百余里,首尾相应,从此北方安宁下来,而且减少了数万镇守城池的士兵。这就是得到了戍守的精要。虽然城池的布局相距疏远,但是得以保全的正是领地。张仁愿建造三座城池都不特意安排人防守,他的理由是:“如果敌人来了,就应举全力迎战。(如果有人)迎战时回头看城池,一定必须斩杀了,(这种情况)用什么来守卫呢?”从此突厥都不敢度过阴山,这就是应变必须适应敌方的变化而变。 
    现在五路又新立城池,而且在十年时间,城池已经扩大了二倍,那么这样士兵怎么会不分解了?管理者怎么会增多呢?这大概就是戍守疆场的官员,在考虑利与弊的时候不得要领的缘故吧。用下棋来比喻,那么城池修筑不一定要多。我所说的话不是没有依据。用其他路来比较,北边防备胡人的(路),由于谨守誓约的缘故,在几十年的时间,没有增加一座城池,一座城堡,但是从来不担心戍守的兵力不足,所以修筑城池不必多,这个早已是得到验证的事情。我根据这一点,个人认为,城池多了,士兵(兵力)就分散了,所以认为西北边境的兵力已多,然而担心的是戍守边境的官员都不能胜任他们的职位。由于所保护的东西的要领没掌握,所应变的人也不能顺应情况的变化,从而导致西北边境的兵力甚多,而东南方向明显不够。 
    在天下公开选拔有用之才,并把三军之重任交予他们,凭借皇帝的英明神武是完全可以处理得很周到的(完善的)。我遍览历代国君,做到能知人善任的,当数宋太祖的英明特伟。所以他能平定唐末、五代的动乱,使天下太平,四方少数民族也严格恪守规则,这可以说是千年以来最盛大的美谈。凭借陛下您的聪明才智,如果能选贤与能,重视边防的管理,您也能和太祖一样做出丰功伟绩。我实在不敢自我揆度,我朝能得到太祖朝的将才一二。我希望能您看到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万分之一的忠诚,如果能使西北守边之将减少士兵的数量,而戍守效果好,那么东南方向的防备也就充足了。这样能对陛下您的谋划有一点点帮助,希望您英明裁决。 

曾巩《请减五路城堡札子》    


常见的成语解释
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译文
《琵琶行》诗体翻译译文
《干将莫邪》
《师说》参考翻译译文
《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
《郑人买履》及注释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岳阳楼记》
《活板》
《朝天子·咏喇叭》(喇叭)翻译译文
《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翻译译文
《墨池记》
《西门豹治邺》
《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翻译译文
诗经《采薇》全文翻译译文
袁宏道《虎丘记》
《登快阁》简析
《狼》
《过秦论(中)》和《过秦论(下)》译注
《秋声赋》
《新序》二则(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宋人有得玉者)翻译译文
《刘安世》
《赠黎安二生序》
《梅圣俞诗集序》
《祭石曼卿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