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刘辰翁《社仓记》

输入关键字:

刘辰翁《社仓记》


刘辰翁
原文
    巽翁先生无位而一食三叹,无食而急人朝饥,他日怀编书示予,独欣然如有饱色。曰:“此喻邑西溪刘氏社仓约也。人人有此心,亦人人能之而不为,盖吾与子之所共愧也。彼将蕲予记其仓,予欲传其约予乡。”自是常慨然为来客诵之,而未及记而先生卒。然其邑彭君幼远犹望焉,为是记来也。义哉彭君!来庐陵盖三数,既恨不可得,则委先生诺责于予。
    予澘然受之,曰:“此先生志也。前年吾乡旱,既甚,大家逆劝分,闭余粟,冬春无所得籴。乡人之携持叩关者,累累不能归,则徘徊浮桥间中江赴焉;市而夺饼饵盘飧以饱者,起责之金,则含哺而走桥,亦中江赴焉。盖桥者告余,曰‘夜夫妇相泣,既而水声如投石者不绝,常数人,及旦,来者乃已,殆不可数也。’于是巽翁流涕解衣易米,更相为粥,以食饿者,游手四望取餍,而颓檐曲巷,衣冠困敝,阴雨连月不能出者,又未有省焉。暨乡都转致,强者干没伪占,弱者择轻受少,独区区藉虚声出藏粟耳。此无他,无社仓之故也。使庐陵所在有社仓者何得后时展转望于天上亦或及或不及乃知政术不存仓卒补救虽仁心仁闻无益。”
    今世訾无能为者必曰士,士亦妄自菲薄。如西溪刘氏才二三十人,人贷谷二三十石或百石二百石止。然既得千七百余石,贷之三谷,岁收息,视乡人杀其一,再岁杀其二,三岁则谷本可偿矣。又三岁十岁以至于无穷,子子孙孙,与是仓终始,而谷亦不可胜用矣,此社仓法也。夫数石之谷,节于口腹,岂人所不能哉。士皆若此,何事不可为。喻西无富家,刘固士族仅足尔。闻社仓者,不暇自量,沛然各修其可愿。吾庐陵其独无西溪刘哉!顾其力有十西溪者,乃亦与吾等无异,可叹耳。
    天下之重,未必一人所能任也。人为其所可能,而不可能者从是举矣。而人以善小不足为,诞曰濡煦而已,孰知斗升之水有大于西江者哉!以吾庐陵之所睹,故知西溪活者众也。嗟乎!人命亦大矣。西溪有社仓,西溪之人未病也。天地能生,而不能使其无饥;父母能生,而不能使其无困。于天地之不能而能之者,是仓也。
    是仓名堂曰集义,翼以两廊六仓;其积可万石。为是仓者,奉新监酒刘梦麟少游。彭君名程,其父子屡贡其乡,亦佳士。
(选自《刘辰翁集》,有删改)

译文
    巽翁先生没有职位却吃一顿饭叹息三次,没有充足的食物却为别人早晨的饥饿而着急。有一天,他从怀中取出一本书来给我看,很开心的样子,好像吃饱了饭一样。他说:“这是喻县西溪刘氏有关社仓的条约。人人有这份心,也人人能做这件事却不去做,这是我和你都感到惭愧的。有人请我为这个社仓写记,我想把这个条约传到我的家乡。”从此,他经常激昂地向客人诵读这份条约,但是,他还没来得及写记就去世了。但是,喻邑的彭幼远还盼着它,为了这篇记来到庐陵。有义气呀,彭君!他来庐陵的机会大概不多,遗憾不能得到它,就把先生的诺言委托给了我,要求我来完成这篇记。
    我流着眼泪接受了这一任务,说:“这是先生的志向。前年我们乡大旱,非常严重,大户人家违背让大家有无相济的劝导,纷纷隐藏余下的粮食,导致百姓们从冬天到春天都没有地方买米。相携扶持着走向城门的乡里人,憔悴颓丧,无法还家,就徘徊在浮桥间,投水自尽;市集上抢夺大饼和盘中的食物来吃的人,店家向他们索要钱财,他们于是口衔食物,跑向浮桥,也投到江流中。守桥人告诉我说,‘夜里夫妻相对哭泣,不久投水声不断,就像将石头投入水中一样,经常是好几个人,等到早上,来投水的人才停止,一个晚上投水的人大概不能计算。’在这时,巽翁先生流着眼泪,用衣裳换米,相继做成粥,来喂养饥饿的人,空手四望,内心满足,但是他自己住在偏僻的巷子中倒塌的房子里,生活困窘,阴雨连月,不能出门,又无人过问。到了农村地区辗转收到粮食,豪强投机图利、非法占有,弱势者得到少量,只有少数人借着虚假的声势拿出收藏的粮食。这没有别的原因,是没有社仓的缘故。假使庐陵这地方有社仓,怎么会出现后来的辗转反复?盼望上天,也许到,也许不到,于是知道政治方略不存在,仓猝补救,即使有仁慈的心肠、仁爱的声誉,也没有用处。”
    现在世上称无能为力的人为士人,士人自己也妄自菲薄。像西溪刘氏才二三十人,每人借出谷物二三十石或者一百石二百石。这样有了一千七百多石谷物之后,借给社仓三年,第一年视乡人收成,取出十分之一,第二年再取出十分之二,三年的时间,谷本可以偿还了。又三年十年以至于无穷,子子孙孙,始终和这个社仓相伴,谷物也不能用完,这就是社仓法。几石的谷物,从口中节省出来,哪里是人不能做到的?每个士人都这样,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喻西没有富有之家,刘家固然是士族,也仅仅自足而已。听到社仓,无暇自我估量,尽力去实现自己的心愿。我们庐陵难道独独没有西溪刘氏吗?看他们的力量有十倍于西溪的,却也和我们寻常人没有不同,可叹啊!
    天下这份重担,未必是一个人所能承受的。人们做他所能做的事情,不能做的事情,跟着正确的举动。但是有人却认为小善不值得做,妄说只是微力罢了,哪里知道一升水比西江力量更大?凭我在庐陵看到的,就知道西溪人口多的原因了。唉!人命是件大事呀。西溪有社仓,西溪的人就不认为难。田地能孕育生命,却不能使他们免于饥饿;父母能孕育生命,却不能使他们免于困顿。对于天地不能做的却能做到,这就是社仓。
    这个社仓叫集义堂,两边是两条过道六个仓库,可以容纳粮食万石。建这座社仓的人,是奉新县监酒刘梦麟,字少游。彭君名程,他们父子多次被乡里推荐,也是品行出众的人。

刘辰翁《社仓记》    


新唐书《吕元膺传》
《新唐书·秦琼传》
《新唐书·苏瑰传》
《新唐书·李白传》
《新唐书·王勃传》
《新唐书·褚遂良传》
《新唐书·元德秀传》
《新唐书·王及善》
《新唐书·王及善传》
《李贺作诗》
《新唐书·列传·穆宁传》
《新唐书·马周传》
《新唐书·吴武陵传》
《新唐书·孔颖达传》
《新唐书·徐旷传》
《新唐书·裴谞传》
《新唐书·光颜传》
《新唐书·欧阳询传》
《新唐书·李鄘传》
《新唐书·许孟容传》
《新唐书·郭子仪传》
《新唐书·鲁炅传》
《市隐斋记》
元好问《新轩乐府引》
《新轩乐府引》
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
《南史·吕僧珍传》
《南史·蔡景历传》
《南史·范云传》
《南史·周颙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