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北齐书·邢卲传》

输入关键字:

《北齐书·邢卲传》


北齐书
原文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人。少在洛阳,会天下无事,与时名胜专以山水游宴为娱,不暇勤业。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后因饮谑倦,方广寻经史,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诸人方之王粲。 
    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卲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于时袁翻与范阳祖莹位望通显,文笔之美,见称先达,以卲藻思华赡,深共嫉之。尝有一贵胜[注]初受官,大集宾食,翻与卲俱在坐。翻意主人托其为让表。遂命卲作之。翻甚不悦,每告人云:“邢家小儿尝客作章表,自买黄纸,写而送之。”卲恐为翻所害,乃辞以疾。太昌初,敕令恒直内省,给御食,令覆按尚书门下事,凡除大官,先问其可否,然后施行。 
    卲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谘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卲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姿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 
    子大宝,有文情。孽子大德、大道,略不识字焉。 
(节选自《北齐书·邢卲传》) 
[注] 贵胜:尊贵而有权势者。 

译文
    邢卲,字子才,河间鄚县人。少年时在洛阳,适逢天下太平,同当时的名流们专以在山水间游乐宴饮为乐,没有时间致力于学业。曾因为连降大雨(无法出门),才诵读《汉书》,五天,就可以全部记住。后来因为对宴饮游乐感到厌倦,才广泛探究经史,一目五行,看一遍就能记住,没有遗忘的。不到二十岁,就在士大夫中很有名气了,众人将他比作王粲。 
    从孝明帝以后,文学之风盛行,邢卲文辞之美,在当时超群出众,无人可比。每有一篇文章刚写出来,京城的纸便因此涨价,读诵很快遍及远近各地。这个时期,袁翻与范阳人祖莹官位和声望显达,文章华美,被有德行学问的前辈称赞。由于邢卲文辞才思华美富丽,两人都很嫉妒他。曾经有一个尊贵而有权势者初次被授官,大规模宴饮宾客,袁翻与邢卲都在座。袁翻猜测主人会委托他写辞让官职的奏章。但主人却让邢卲写。袁翻很不高兴,常常对人说:“邢家小儿曾受人雇佣写奏章,自己买来黄纸,写完之后再给人送去。”邢卲担心被袁翻陷害,便托病辞掉了官职。太昌初年,皇上命令邢卲长期在内省当值,供给饭食,命他反复察验尚书门下所奏之事,凡任命高官,先来询问邢卲可不可以,然后任命。 
    邢卲性情简单朴素,在家行事谨慎,兄弟亲姻之间,关系和睦。博览典籍,无不通解知晓,晚年尤其着意于《五经》章句,深入研究它的要义。有关吉凶礼仪之事,公家私人都向他请教,他都能质疑解惑,成为世人的指南。每当公卿集会议论,事情有关典制掌故,邢卲拿起笔马上就能写好,引证广博。皇上命写朝廷典章,一会儿就完成。(邢卲)虽名实兼重,却不凭借才能官位轻视别人。生活洒脱不拘,简朴随意,不修饰容貌举止,车子、衣服、器物和用具,勉强够数而已。有斋室并不居住,日常起居经常在一个小屋之中。果实糕饼之类的食物,有时放置在梁上,客人到来,便取下来共同分享。天资质朴,能与不同的人共处,士人无论贤愚,都能拜访接待,有时对着客人一边解开衣服寻觅虱子,一边与其畅谈。有很多书,却不大校对文字。看见他人校对书籍,常常笑着说:“为何这么愚蠢?天下的书到死也读不完,怎么可以周而复始地校勘它。而且发现和思考书中的错误,更是一种快乐。” 
    儿子大宝,有文采。庶子大德、大道,都不识字。

《北齐书·邢卲传》    


袁中道《听雨堂记》
《周书·辛昂传》
《北齐书·斛律光传》
曾国藩《谕纪泽纪鸿》
《明史·李颐传》
《姚敬恒先生事略》
《钱蛰庵征君述》
《阳曲傅先生事略》
周亮工《南陵盛此公遗稿序》
周亮工《书姜次生印章前》
《隋书·柳彧列传》
《隋书·张文诩传》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
《隋书·令狐熙传》
《隋书·李景传》
《隋书·李士谦传》
《隋书·李谔传》
《隋书·皇甫绩传》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
《隋书·卫玄传》
《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长孙平传》
《隋书·贺若弼传》
《隋书·房彦谦传》
《隋书·周法尚传》
《隋书·王颁传》
《隋书﹒元岩传》
《后汉书·班超传》
《杨震传》
《后汉书·张堪》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