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输入关键字: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原文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 

译文

嘴里能讲出来,又能身体力行,这是国家的珍宝;嘴不能讲,但有实际行动,这是国家的重器;嘴上讲得好,而行动上做不到,还能为国家所用;嘴上说得漂亮,而行动上则为非作歹,这种人,是国家的妖孽。 

善恶观念:是最起码的价值观念。嘴巴上讲讲善恶,或许是容易做到的,问题的关键是行动,善事哪怕再小,也用心努力去做,恶事再小,也绝不参与。荀子最反感的是言善行恶,他把这种人称为妖孽,说明为善去恶、知行合一自古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王六郎》
《国殇》
对话古典:说“孝”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客至》
《汉书·终军传》
《清史稿·李之芳传》
《张衡传》
《雨霖铃》
《祭十二郎文》
《苦斋记》
韩非子《五蠹》
无名氏《醉太平》
《过故人庄》
《游沙湖》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墨妙亭记》
《上梅直讲书》
《题破山寺后禅院》
《念奴娇·赤壁怀古》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题破山寺后禅院》
杜甫《登高》
人教版九年级(上)课外古诗词背诵原文
《论语十则》
《郭守敬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幼时记趣》
《奇零草》自序
《子产告范宣子轻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