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备要

> 内容 皂角

皂角

通关窍,搜风 辛咸性燥,气浮而散。入肺、大肠经。金胜木,燥胜风,故兼入肝。搜风泄热,吹之导之,则通上、下关窍,而涌吐痰涎,搐鼻立作喷嚏。 治中风口噤,胸痹喉痹(凡中风不省人事,口噤不能进药。急提头发,手掐人中,用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有嚏者生,无嚏者肺气已绝,死。或用稀涎散吐之,皂角末一两,白矾五钱,每用一钱,温水调灌。或加藜芦、少麝,鹅翎探喉,令微吐稀涎,再用药治。年老、气虚人忌用)。服之则除湿去垢(最去油腻,刮人肠胃),消痰破坚(取中段,汤泡服,治老人风秘),杀虫下胎。治风湿风癞,痰喘肿满,坚症囊结(厥阴肝脉络阴器。寒客肝经,则为囊结)。涂之则散肿消毒,煎膏贴一切痹痛。合苍术焚之,辟瘟疫湿气。一种小如猪牙,一种长而枯燥,一种肥浓多脂。多脂者良。去粗皮、子弦。或蜜炙、酥炙,绞汁烧灰用。柏实为使,恶麦冬。畏人参苦参(性能消铁,不结荚者,凿树一孔,八铁封之,则结荚矣。 锤碾见之,久则成孔,故此木不能烧爨)。 皂角刺辛温。搜风杀虫,功同皂荚。但其锋锐,能直达患处,溃散痈疽。治痈毒妒乳,风厉恶疮(痈,同癞。疠乃营气热附,风寒客于脉而不去。经曰∶脉风成为疠。脉与营皆血也。蒸晒为末,大黄汤调下)胎衣不下。痈疽已溃者禁用,孕妇忌之。 皂角子通大便燥结。 存性用(汪机曰∶其性得湿则滑。李时珍曰∶亦辛以润之之义,非得湿则滑也)。

返回目录 >> 《本草备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