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襞        《康熙字典》1125页

襞汉字
拼音:bì
部首:衣 四角码:70732 仓颉:SJYHV
86五笔:nkue 98五笔:nkue 郑码:XMSR
统一码:895E 总笔画数:19 笔顺:5132514143112413534

「襞」基本解释

● 襞  bì ㄅㄧˋ
 1. 衣服和肠、胃等内部器官上的褶子:皱~。胃~。
 2. 摺叠衣裙。

「襞」详细解释

〈动〉

(1) 折叠衣裙 [fold]

固不如襞而幽之离房。——《汉书•扬雄传》。注:「叠衣也。」

美襞积以酷烈兮。——张衡《思玄赋》

衣襞不县有虫。——王充论衡•商虫》

(2) 又如:襞方(端午节风俗。用五色丝缠纸帛折成菱角方片,按一定方位(青、赤、白、黑为四方。黄居中央)缀于胸前,以示妇人养蚕之功);襞幅(折叠布幅为衣裳)

(3) 裂,剖分 [split]。如:襞笺(裁纸作画。又作擘笺、劈笺)

词性变化


〈名〉

衣服上打的褶子,泛指衣服的皱纹 [lap]。如:襞积(衣服上的褶子)


 扫描版:汉字「襞」在《康熙字典》页码:1125.033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