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字典 > 字形演变 >

  【书法字典】   【象形文字典

汉字:「廾」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 甲骨文
    合集6172
  • 金文
    集成4242(叔向父禹?)
  • 篆文
    說文

    說文或體
  • 隶书
    隸辨.卷六.偏旁
  • 楷书
    楷書

甲骨文之,由二字相對構形。,是左手;,是右手。二字相對,可會以舉起雙手行禮的意思。金文作,承於甲文之形,顯而易見。篆文作,貼近甲文之形。字經隸書,形變作,尚不失甲、金、篆文之形。楷書作廾,將左、右手指拉平,以橫畫呈現,則大失其形,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由二字構形,又和二字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古文作,以二手相並為形,一如以相對構體,以表舉起雙手行禮,也屬異文會意。

汉字:「廾」 字形演变 字源演变


甲1769(甲)

𠬞鼎(金)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

卅五年鼎(金)戰國晚期

說文‧廾部

說文或體


甲骨文

小篆

康熙字

楷体

汉字:「廾」 甲骨文 字形图


甲1287合10538賓組

甲1769合5566賓組

甲2798合7279賓組

乙1390

乙2424合8938

乙3328合8947賓組

乙5906合8720賓組

乙4973合8938

鐵139.3合7306賓組

前1.12.4合8949

後1.17.1合6173

林1.3.11合38440

福10合7307

佚378合7350賓組

佚477合7306賓組

燕90合5742賓組

燕198合4593賓組

京津2134合8945𠂤賓間

汉字:「廾」 楚系简帛文字

汉字:「廾」 秦系简牍文字

汉字:「廾」 传抄古文字





特别致谢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赢利型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鲁ICP备19060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