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史部 > 别史 > 建康实录 >

卷第四校勘记

卷第四校勘记

〔1〕后主讳皓 “皓”,《吴志》本传作“晧”,卢弼《三国志集解》云:“宋本‘晧’作‘皓’。”

〔2〕七年八月景帝崩 陶札云:“《吴志》孙休卒于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推是年八月无癸未,《实录》误。”

〔3〕左军万或 “左军”,《吴志·孙皓传》作“左典军”。陶札云:“《实录》脱‘典’字。”

〔4〕封高密侯 《吴志·妃嫔传》作“封牧高密侯”。陶札云:“《实录》脱‘牧’字。”

〔5〕鲁肃王霸 周钞本批注云:“‘肃’字疑衍。”

〔6〕料出宫女以配无妻者 “料”,《吴志·孙皓传》《通鉴》七八皆作“科”。

〔7〕兴少有名理 “名理”,《吴志·濮阳兴传》作“士名”。

〔8〕五官中郎将弘璆随绍报魏 “弘璆”,《通鉴》七九作“洪璆”。“随绍”二字它本皆空缺,周钞本作“奉书”,徐钞本作“随绍”,似皆为后人据文意增补,唯徐钞本与《吴志·孙皓传》合,今姑从之。

〔9〕丁固右将军诸葛靓守建业 “建业”以上九字,各本皆缺,今据徐钞本及《通鉴》七九补。《吴志·孙皓传》同,唯“守”作“镇”。

〔10〕鱼潜于泉 “泉”,《吴志·王蕃传》注引《吴录》作“渊”,盖许嵩避唐讳改。

〔11〕膝牧 原误作“滕收”,徐钞本、周钞本、《吴志·孙皓传》《妃嫔传》及《通鉴》七九及本卷下文皆作“滕牧”,今据改。

〔12〕留平 原作“刘平”,留平为吴臣留赞子,当姓留。今据《吴志·孙皓传》《王蕃传》《钟离牧传》注引《会稽典录》及《通鉴》七九改。

〔13〕以镇西将军陆凯为大丞相 “大丞相”,《吴志·陆凯传》作“左丞相”。陶札云:“‘大丞相’”乃‘左丞相’之讹。”陶说是,本卷下文亦作“左丞相”。

〔14〕败政滛俗 “滛”原作“傜”。今据徐钞本、甘钞本、周钞本及《吴志·陆凯传》改。

〔15〕荣以尊辅 “荣”原作“策”,今据库本、徐钞本、周钞本及《吴志·陆凯传》改。

〔16〕民无妻者以女妻之 “女”,《吴志·陆凯传》作“妾”,当是。

〔17〕外多寡夫 陶札云:“《吴志·陆凯传》作‘外多鳏夫’,是也。”

〔18〕乃今庶事多旷 陶札云:“《吴志·陆凯传》‘今’作“令’,是也。”

〔19〕外仗顾陆步张 “步”,《吴志·陆凯传》作“朱”。

〔2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本”下“民”字原缺,今据甘钞本、徐钞本及《吴志·陆凯传》补。

〔21〕及淮南东平王 “淮南”,《吴志·孙皓传》作“淮阳”。孙皓子未有封淮南王者,当从《吴志》为是。

〔22〕是岁分豫章庐陵长沙为安成郡至是岁左夫人张氏薨 各本自“为”字至“是岁”前皆阙。郦校云,丁固梦松事见本卷下文,不应复出,疑甘钞本出后人臆补。

〔23〕奋字子阳 “子阳”,《吴志·孙奋传》作“子扬”。

〔24〕改封都乡侯 丁奉前已封都亭侯,此当云进封,非改封,《吴志·丁奉传》不误。

〔25〕至是见谗追过斩之 陶札云:“案丁奉未尝见杀,《实录》盖误解《吴志》斩奉导军之文。”

〔26〕举孝廉 据《吴志·韦昭传》,昭未尝举孝廉。

〔27〕迁尚书仆射兼中常侍领左国史 《吴志·韦昭传》作“迁中书仆射,职省,为侍中,常领左国史”。陶札云:“案中书仆射盖吴新置,寻省,许氏以中书仆射之官不经见,遂臆改为尚书仆射。为侍中句绝,许氏误以常字属上句,遂臆改为中常侍。”

〔28〕抗有疾 “抗”原作“拒”,今据甘钞本、徐钞本、周钞本、刘钞本及《吴志·陆抗传》注引《晋阳秋》改正。

〔29〕抗生四子长晏次景次机次云 《吴志·陆抗传》及《通鉴》八○皆云抗五子,为晏、景、玄、机、云。《实录》脱抗子玄。

〔30〕十二月诏分郁林为桂林郡十一月侍中太尉范慎薨 此处文字有误。据《吴志·孙皓传》,诏分郁林为桂林郡在凤皇三年,范慎卒于二年。即使两事在一年,亦不得十二月列于十一月之前。

〔31〕滕脩 “脩”原作“循”,滕脩见《吴志·孙皓传》《吕岱传》注引王隐《交广记》及《晋书》。“循”与“脩”字形相近,易讹耳,今据改。又据《吴志》《通鉴》八○滕脩时官执金吾,《实录》脱。

〔32〕黄<犭苟> 《晋书·五行志》中、《宋书·五行志》三作“黄狗”, <犭苟>、狗同。然《吴志·孙皓传》《通鉴》八○作“黄耈”。

〔33〕客罢各奏其失 《吴志·孙耈传》《通鉴》八○皆作“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

〔34〕戊辰 天纪四年正月己丑朔,无戊辰日。《吴志·孙皓传》系于三月,然三月戊子朔,亦无戊辰。《三国志集解》云戊辰是戊戌,为三月十一日。

〔35〕悌垂涕曰 原作“涕垂悌曰”,今据《吴志·孙皓传》注引《襄阳记》及《通鉴》八一乙正。

〔36〕《吴录》曰 郦校云:“案《吴录》曰以下当是注文,误作大字。”

〔37〕乙未 二月戊午朔,无乙未日。三月戊子朔,乙未为初八日。

〔38〕欲祚之万代 “代”,《吴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作“世”,盖许嵩避唐讳改。

〔39〕谓之祯祥 《实录》宋本避高宗讳,遇“构”字注以“今上御名”,又避仁宗讳,遇“祯”字注以“御名”,后之翻宋本常以四小圈或双圈代之。“谓之祯祥”,徐钞本据《吴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改作“反谓之祥”。库本误补“祯”为“构”。郦校云:“案所避当是‘祯’字。”郦说是,今据补。

〔40〕天文玄变于上 “玄”,甘钞本、徐钞本及《吴志·孙皓传》注引《江表传》作“县”。

〔41〕三月辛未 三月戊子朔,无辛未。疑“辛未”为“辛丑”之误。

〔42〕壬寅王濬舟师先至石头 “壬寅”,各本皆作“壬申”。《吴志·孙皓传》《晋书·武帝纪》亦误作“壬申”。三月戊子朔,无壬申日。丁国钧《晋书校文》云:“《晋书·王濬传》载濬入石头后上书有‘以十五日至秣陵’语,十五日为壬寅,则‘申’当为‘寅’字之误。”丁说甚是,《通鉴》八一正作“壬寅”,今据改。

〔43〕癸亥 三月无癸亥,四月丁巳朔,癸亥为初七日。下文乙亥亦在四月,为十九日。

〔44〕乃入吴寻二陆学问至遂励志 劳格《晋书校勘记》云:“案此采自《世说》,予以《处传》及《陆机传》核之,知系小说妄传,非事实也。案处没于惠帝元康七年,年六十有二。推其生年,当在吴大帝之赤乌元年。陆机没于惠帝太安二年,年四十三。推其生年,当在吴景帝之永安五年。赤乌与永安相距二十余载,则处弱冠之年,陆机尚未生也。此云‘入吴寻二陆’,未免近诬。又考《陆机传》,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是吴未亡之前,机未尝还吴也。或以为处寻二陆,当在吴亡之后,亦非也。考吴亡之岁,处年亦四十三,筮仕已久。据本传,处仕吴为东观左丞、无难督。故王浑之登建邺宫,处有对浑之言。如使吴亡之后,处方厉志好学,则为东观左丞、无难督者,果何人乎?以此推之,知《世说》所云尽属谬妄。《晋书》不加考核,遽采入本传,可谓无识。刘子玄讥其好采小说,诚非过也。又案处碑,世传陆机所撰,亦有‘来吴事余厥弟’之语。此碑系唐刘从谏所重树,窜改旧文,事迹错互,不可尽据以为信。”劳说甚是,此当许氏末审史实,承袭《晋书》之误耳。

〔45〕广陵太守 “广陵”,徐钞本作“广平”,《晋书·周处传》作“广汉”。

〔46〕梁王肜 “肜”,各本皆误作“彤”,今据《晋书》本传及《通鉴》八二改正。

〔47〕三子<王已>靖札皆事东晋也 “札”原误作“礼”,今据《晋书》本传及《通鉴》九二、九三改正。又劳格《晋书校勘记》云:“碑云四子:靖、<王已>、札、硕,传失载,硕名又,以靖为<王已>弟,皆非也。案《法苑珠林·观佛部》云,东晋周<王已>,平西将军处之第二子,是本传以<王已>为长子者误。”

〔48〕吾彦 原作“吴彦”,今据徐钞本及《吴志·孙皓传》注引干宝《晋纪》及《晋书》本传改正。

〔49〕皇象 原作“黄象”,库本、徐钞本及《吴志·赵达传》注引《吴录》皆作“皇象”。皇象为吴善书者,宋王僧虔《能书人名录》云:“吴人皇象能草书。”梁袁昂《书评》亦云:“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当作“皇象”为是,今据改。

〔50〕严武子 《吴志·赵达传》注引《吴录》作“严武”。

《建康实录》 相关内容:

前一:卷第三校勘记

查看目录 >> 《建康实录》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