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心理批评

心理批评   

文艺批评重要方法之一。各种要求从人类心理层面剖析文艺作品的批评方法的统称。其批评方法可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关于诗人创作中不自觉的心理作用的“迷狂说”或“灵感说”。17世纪德国冯特强调用科学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活动各部分的统一联系,后韦特墨考夫卡等创“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与文学批评的联系更加密切,韦特墨弟子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1904—)《艺术与视知觉》等著作,是这一派学说运用于文艺方面的代表作。瑞士皮亚杰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及“发生认识论”,不满传统上单一的“刺激-反应”的心理分析模式,提出“同化-顺应”双向互逆的学说,揭示了心理活动的复杂结构。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与性欲升华说,其弟子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更直接触及文艺创作与批评中的深层心理,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批评流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