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六经图 宋 杨甲撰 毛邦翰补

9-六經圖卷八
  六經圖卷八      宋 楊 甲 撰

  毛邦翰 補

  禮記制度示掌圖【禮記者本孔子門徒共撰所聞以為此記後之通儒各有損益】

  四十九篇數

  曲禮上  曲禮下  檀弓上  檀弓下

  王制【漢博士所為】月令【呂不韋撰】 曾子問  文王世子禮運   禮器   郊特牲  内則

  玉藻   明堂位  喪服小記 大傳

  少儀   學記   樂記   雜記上

  雜記下  喪大記  祭法   祭義

  祭統   經解   哀公問  仲尼燕居孔子閒居 坊記   中庸【子思所撰】 表記

  緇衣【公孫尼子所撣】奔喪   問喪   服問

  閒傳   三年問  深衣   投壺

  儒行   大學   冠義   昏義

  鄉飲酒義 射義   燕義   聘義

  喪服四制

  經文九萬九千一十字

  節者言至此氣度之時節氣一變故謂之節中者謂一次之中氣更有變故謂之中日月之行十五度三十二分度之七氣一變故成一氣之名二十四變故有二十四氣之目也

  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一歲一歲有二十四氣為七十二候皆律呂統之記所謂大樂與天地同和故百物不失謂此也

  陽生於子故日之行也自北而西歷南而東冬至在牽牛中春分在婁夏至在井秋分在角正月在營室二月奎三月胃四月畢五月井六月柳七月翼八月角九月房十月尾十一月斗十二月女則奎井角以三仲月言之也斗以仲冬月本言之也

  孟春居青陽左个仲春居青陽太廟季春居青陽右个孟夏居明堂左个仲夏居明堂太廟季夏居明堂右个中央居太廟太室孟秋居總章左个仲秋居總章太廟季秋居總章右个孟冬居玄堂左个仲冬居玄堂太廟季冬居玄堂右个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八>

  宫  商  角  徵  羽  變宫 變徵

  十一月黄鍾 太蔟 姑洗 林鍾 南呂 應鍾 蕤賓十二月大呂 夾鍾 仲呂 夷則 無射 黄鍾【半】林鍾【半】正月 太蔟 姑洗 蕤賓 南呂 應鍾 大呂【半】夷則【半】二月 夾鍾 仲呂 林鍾 無射 黄鍾 太蔟【半】南呂三月 姑洗 蕤賓 夷則 應鍾 大呂【半】夾鍾 無射四月 仲呂 林鍾 南呂 黄鍾【半】太蔟【半】姑洗【半】應鍾五月 蕤賓 夷則 無射 大呂【半】夾鍾【半】仲呂【半】黄鍾【半】六月 林鍾 南呂 應鍾 太蔟【半】姑洗【半】蕤賓【半】大呂【半】七月 夷則 無射 黄鍾 夾鍾【半】仲呂【半】林鍾【半】太蔟八月 南呂 應鍾 大呂 姑洗【半】蕤賓【半】夷則【半】夾鍾【半】九月 無射 黄鍾 太蔟 仲呂【半】林鍾【半】南呂【半】姑洗【半】十月 應鍾 大呂 夾鍾 蕤賓【半】夷則【半】無射【半】仲呂【半】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八>

  氣候之法為室三重戶閉塗釁必周密布緹縵室中以木為案置十二律管内庳外高各從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實其端案歷而候之氣至則一律飛灰其為氣所動者灰散其人及風所動者灰聚地有疎密不能無差忒故以木案試之然後實土案上令堅密均其上以水平其槩然後埋律其下雖有疎密為木案所節其氣自平但在調其案上之土耳又隋志論其法先治一室令地極平乃埋律管皆使上齊入地有深淺冬至陽氣距地面九寸而止惟黄鍾一管達之故黄鍾為之應正月距地面八寸止自太蔟以上皆達黄鍾大呂皆已虚故惟太蔟一律飛灰

  仲春盛德在木故所主皆木屬仲夏盛德在火故所主皆火屬仲秋盛德在金故所主皆金屬仲冬盛德在水故所主皆水屬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日月會于降婁戌之位也疏云日在奎婁而入于酉地即奎婁加酉則初昏之時井鬼在午柳星張在巳翼軫在辰

  仲夏之月日在東井昏亢中旦危中日月會于鶉首未之位也疏云仲夏日在東井而入于酉地即東井加酉則初昏之時角亢在午氐房心在巳尾箕在辰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牽牛中旦觜觹中日月會于夀星辰之位也疏云仲秋日在角亢而入于酉地即角亢加酉則初昏之時斗牛在午女虛危在巳室壁在辰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東壁中旦軫中日月會于星紀丑之位也疏云仲冬日在斗牛而入于酉地即斗牛加酉則初昏之時奎婁在午胃昴畢在巳觜參在辰

  天子之社廣五丈諸侯半之五方之社其土各象其方之色各植其所宜之木封諸侯則各分其方之土冒之以黄土

  五時迎氣祭五行之人帝太昊之屬梁崔靈恩云明堂及郊坐位依五行相向一行解云五精帝南面人帝北面其牲天人各一犢

  商有天下地方三千里三三而九千里者九也一千里為王畿其餘八千里分為八州各有方千里者每州大小國共建一百二十

  一箇千里分為一百箇方百里内除三十箇百里為大國二十箇商時地狹大國不過百里其餘七十箇百里存在

  更將三十箇百里為方十里建六十里之國六十箇七七四十九每一國用四十九箇十里十國四百九十箇四十國一千九百六十箇六十國二千九百四十箇猶剩方十里者六十箇七十箇百里除却三十尚有四十存在也

  又將三十箇百里為方五十里之國一百二十箇一箇百里為五十里之國凡四箇五五二十五每國計二十五箇十里十箇百里制得四十箇三十箇百里制得一百二十箇也猶剩方百里者十箇方十里者六十箇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閒田

  一州之地方千里者六以五千里封五等之國各一百四十六又侯伯二國餘方千里五合百五十一周因商制州建國二百一十則尚少五十九今以此千里内封方百里者五十九以足之餘四十一同為附庸田

  凡邦國千里周公設法封之封公以五百里則四公方四百里則六侯方三百里則十一伯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方百里則百男

  四百里地居十六同此千里百同之地封侯國外餘四同職方氏方四百里則六侯每國十六同合六侯國約九十六同尚餘四同

  凡方千里者一為方百里者百以方三百里之積以九約之得十一有奇職方氏方三百里則十一伯合伯圖之十一於方千里之内則得九十九同餘一同

  二百里國居四同職方氏方二百里則二十五子國此為盈上四等之數合四十六

  凡州方千里者以五千里封五等國合百四十六又侯伯二國餘方百里者五合百五十一殷周之制州建國二百一十尚少五十九以此千里之内封方百里者五十九以足之餘四十一同為附庸閒田

  凡諸侯為牧正帥長及有德者乃有附庸諸侯不為正長但有德者取閒田為附庸公無附庸侯附庸九同伯七同子五同男三同進則取之退則歸之上公地方五百里積二十五同地極故無附庸侯地本十六同有功進受九同為二十五同與公等伯地本九同有功進受七同為十六同與侯等子地本四同有功進受五同為九同與伯等男地本一同有功進受三同為四同與子等四等附庸合二十四同

<經部,五經總義類,六經圖,卷八>

  天子之縣内立百里之國九七十里之國二十一五十里之國六十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朌餘以禄士為閒田

  明堂在國之陽三里外七里内丙巳之地東西九筵南北七筵東西凡五室南北亦然上圓法天下方法地八窗象八風四闥法四時九室法九州十二階法十二月三十六戶法三十六雨七十二牖法七十二風四廟九室共十三位此周公明堂定制也

  武始而北出謂初舞位嚮南舞者從南位漸北至次位也再成而滅商謂舞者從第二位至第三位象武王伐紂三成而南者謂從第三位至第四位極北又南反象武王伐紂南歸四成而南國是疆者謂四成舞者從北頭第一位却至第二位象武王伐紂教化行南方五成而分為左右謂從第二位分為左右象周公召公居二伯左右六成復綴以崇謂南初位舞者從第三位南至本位言北上却反至南上立也

  冕至周始加旒藻玉皆五采前後各十二廣八寸長尺六寸

  周之冠曰委貌一名玄冠今進賢冠其遺象也

  諸侯朝服之玄冠士玄冠諸侯冠弁形制皆委貌也

  緇布冠始冠之冠也記曰太古冠布齊則緇之其緌也

  夏之冠曰母追以漆布為殻以緇縫其上前廣四寸高三寸

  皮弁笄爵弁笄今之簪也士以骨大夫以象

  以鹿皮淺毛黄白者為之高尺二寸諸侯孤卿大夫士皆冠之

  殷之冠曰章甫制與委貌母追俱用緇布為之

  弁有笄故設紘先以組一頭於左笄上繫定乃上屬笄屈繫之

  爵弁冕之次也色赤而微黑如爵頭前圓後方無旒

  周曰弁殷曰冔夏曰收俱以三十升布漆為之制相似而微異

  佩玉上有葱衡下有雙璜衝牙蠙珠以納其間佩於韋帶之上

  天子以山火龍為飾諸侯火卿大夫士韎韋而已

  天子素帶朱裏終辟大夫以上用素皆廣四寸

  爵弁皮弁緇布冠各一匴執以待於西坫南今之冠箱也

  青組纓屬於頍此謂緇布冠無笄乃以二條之組兩箱屬於頍

  玉藻云笏度二尺六寸天子杼上終葵首諸侯不終葵首

  複下曰舄單下曰屨舄屨有絇有繶繶牙底相接之縫

  六經圖卷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