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本草求真

> 上编卷一·补剂 熟地黄

熟地黄

(隰草)能滋肾 熟地黄(专入肾。兼入肝)。甘而微温。味浓气薄。专补肾脏真水。兼培黄庭后土。土浓载物。诸脏皆受其荫。故又曰能补五脏之真阴。熟地功力甚巨。在景岳谓其真阴亏损。有为发热、为头痛、为焦渴、为喉痹、为嗽痰、为喘气。或脾肾寒逆为呕吐。(亦有不宜用地黄者。) 或虚火载血于口鼻。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阳浮而狂躁。或阴脱而仆地。阴虚而神散者。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守以制散。)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重以制升。)阴虚而燥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静以制动。)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缓以制急。)阴虚而水邪上沸者。舍熟地何以自制。(水以引水。)舍熟地何以归元。阴虚而精血俱损脂膏残薄者。舍熟地何以浓肠胃。(浓以滋薄。)且犹有最玄最妙者。则熟地兼散剂能发汗。以汗化于血。(阴以化阳。)而无阴不作汗也。熟地兼湿剂能回阳。以阳生于下。(引阳归阴。)而无阴不回也。然而阳性速。故人参少用亦可成功。阴性缓。熟地非多难以奏效。而今人有畏其滞腻者。则崔氏何以用于肾气丸而治痰浮。(痰本于肾。)有畏其滑泄者。则仲景何以用于八味丸而医肾泄。(泄因肾气不固。故谓肾泄。)有谓阳能生阴阴不能生阳者。则阴阳之理原自互根。(无阴则阳无以化。)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内经》曰。精化为气。得非阴亦生阳乎?景岳尚论熟地。最为明确。独中所论脾胃寒逆为呕。可用地黄以治。是亦千虑之一失耳。夫既脾胃虚寒。则脾与胃已受寒累。正宜用以辛热以为扫除。如太阳既至。坚冰自解。乃复坠以霜雪。投以阴剂。不更使寒滋甚乎?余读景岳全书。见其所论。语语透辟。字字箴规。可为法守。独于所论地黄有宜脾肾虚寒。尚有未及。虽曰熟地性温。寒从温散。然寒至上逆为呕。则寒已甚。岂有熟地之温而可令寒外散乎?但或阳胜阴微。阳藉阴化。偶有感冒。用此杂于温散之中。或有见效。若真纯阴无火。厥气上逆而呕。则此又为深忌。至于制用地黄。宜用好酒砂仁末同入。久蒸久曝。使其转苦为甘。变紫为黑。方能直入肾经耳。(汪昂云。地黄性寒。得酒与火与日则温。性滞得砂仁则利气。且能引入丹田。六味丸用之为君。尺脉弱者加桂附。所谓益火之原以消阴翳也。尺脉旺者加知柏。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出怀庆。肥大者佳。

返回目录 >> 《本草求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