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轩岐救正论

> 卷之一医论 论补脾补肾

论补脾补肾

愚按李东垣谓补肾不如补脾.许学士谓补脾不如补肾.二贤着论.各有深意.而世之医者.不分肾之有两议之各殊则曰二者皆是也.岂知东垣之说.盖谓肾药膏腻.虽优于肾.特妨于脾.不如健补中气以资生化.饮食既充.精血自旺.由是脾获补而俾肾受益.此言肾者.乃左肾也.至叔微之说.乃谓脾气虚弱.不能转输.脾气虚寒.不能生长.良因母气不充.子脾失资.而世医仅扶中气.藐不见效.以故立法补母.特创四神二神之属.温命门之火.滋生戊己.寻源究本.迥绝常法.此言肾者乃右肾也.故肾有两而治各不同.夫东垣补脾之法.固诚善.然特为肾未伤而独脾弱者论也.设使精血衰耗.阴虚发热.恐非壮水无以救燎原.非补肾无以固根 .而亦可以迂缓之剂.借称王道.优游望效.独支中气已乎.虽然虚痨损肾.即脾气亦为之亏矣.法不能舍脾而专治肾者.故苦寒黄柏知母之属.甘寒二冬玄参之属.益见非阴虚所宜.而适以戕.阴而已.六味丸虽曰补肾.其所用山药茯苓石枣.乃兼益脾之品.熟地固云膏腻.而假以蒸晒火力.尤于胃气无犯.未有先犯胃气.更能为之运布药力以施于四藏者是六味丸补兼脾肾不待智者而知之矣.其右肾真阳不足.而为神昏气怯.动作喘乏.或畏寒禁冷.阳事不举.或脾胃虚寒.饮食少进.或呕恶痞胀.脐腹沉痛.或大便不实.吐利频作历历固属脾病.实因母虚所致俱宜益火之源.而培右肾之真阳法.无逾此也.窃意灵枢素难.字字皆阴阳奥义.语语悉水火玄机.千载而下.能通其说而会其真者.在晋有王太仆.在唐有许叔微.在明有薛立斋张景岳.寥寥数子.悟道独真.阐命门之蕴.穷水火之辨.立论敷治大越诸贤.其他前辈虽能穷谈阴阳水火之理.及着之施行渺无定识.率多附会根据违.矫强立言.况自刘守真主火之说.行而假热者受害朱丹溪以苦寒为补阴而肾虚者丧命.然东垣老人垂十六字之训.谓实火可泻.芩连之属.虚火可补.参 之属.厘晰虚实.葆和脾胃.不至混剂误世.差强二子一着.而独未见敷扬阴阳水火之义.洵缺陷事.至伤寒辨惑.犹为有功于世也.张景岳有云.使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是诚斯道之丈魔.生民之厄运也.奈何斯世昧识圆机.偏主刘朱.争相宗尚戕伐生命.枉害无辜.长梦莫醒.此景岳所以力辟邪说.宣明正教.而独毅然不能已于好辨也.余因而有感焉.

返回目录 >> 《轩岐救正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