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程杏轩医案

> 《程杏轩医案》辑录 朱百春兄令婶半产崩晕寒热似疟

朱百春兄令婶半产崩晕寒热似疟

质亏,生育多胎,此番重身三月,又复半产,气随血脱,昏晕频发,幸赖独参汤挽回。 日来热发不退,时时怯寒,舌白,喜饮热汤,头痛形倦,脉急无力,合参脉证,明是气血两虚,即有外邪,投鼠忌器。丹溪云∶产后当以大补气血为主,他证从末治之。仿甘温除大热之旨。下午复诊,脉象仿佛,早间服药,安眠片时,顷复寒热交作,此属阴阳两虚,正气不胜,非疟证也。原方更进一渣,明日再议。两进甘温,昨午寒后热甚,扶掖下床,小溲遗出,直至半夜,热始渐缓。切恐今午寒热复来,撑持不住,揣其寒热之故,非阴阳两亏,即正虚邪陷,当此危迫,不问有邪无邪,一意扶元固本。盖辅正即所以祛邪也。本草谓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古人治气随血脱之候,悉仗参力斡旋,昨药分两固虽加重,惜乏参力,故难奏效耳。昨午寒热仍来,神形益倦,二更后热势渐平,然起床劳顿,即作昏晕,顷进诊间,晕又复发,连服温补大剂,尚未见功,即云寒热由于外因,睹此野狼狈情形,焉可再从标治。 仍守原制,佐以河车,亟挽真元。医当医人,不当医病。昨夕昏晕频作,顷诊右脉虚要,左犹带数,体倦无力,气怯懒言,虚象无疑。病缘质亏半产,加之寒热纠缠,波涛汹涌。现下热退神清,固见小效,奈病来势暴,大厦摇摇,前议补元归脾,更从养营进步。两日未诊,脉象依然,在前发热之际,脉由热搏而数,今外热既退,理当和缓,何至数犹未平。口不干渴,并无火象。无非产时血去过多,营阴受亏,脉乃血派,是以急数不平耳,但诸药皆是草木根 ,人身真元耗伤,仓卒焉能挽转。参力既艰,他策又无可画,前方减去辛温,稍佐柔和之品。产后崩晕,血气大亏,阴阳枢纽不固,见出种种疲惫之候,赖诸温补药饵,竭力挽回。寒热已除,胃安谷纳,无如事多磨折,臀生疡毒。痛楚不安,疡甫溃脓,痛势稍定,又加时感湿邪,腹痛便泻,节外生枝。暂与香砂六君,俟其痛泻愈后,仍须峻补真元,冀图恢复。 安波按∶先生方必中肯,剂不虚投。但此妇真元已败,冥游已近,不过聊尽人事矣。

返回目录 >> 《程杏轩医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