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鵠
|
拼音:hú,gǔ,hè |
四角码:27627 |
部首:鳥 |
总笔画:18 |
部首外:7 |
98五笔:tfko |
86五笔:tfko |
郑码:mbjr |
统一码:9D60 |
仓颉:hrhaf |
笔顺:312125132511154444 |
|
异体字:鹄 䧼 鶴
「鵠」基本解释
鵠
〔鹄〕
《説文》:“鵠,鴻鵠也。从鳥,告聲。”
(一)hú 《廣韻》胡沃切,入沃匣。沃部。
(1)鸿鹄。又名“黄鹄”。即天鹅,也叫黄嘴天鹅。形状像鹅而体形较大,颈很长,嘴尖黑色,基部黄色。羽毛纯白或黑色,有光泽。飞行高而迅速。群栖于湖泊沼泽地带。《六書故·動物三》:“鵠,遼人謂之天鵝。”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鳥部》:“鵠,黄鵠也。凡經史言鴻鵠者,皆謂黄鵠也。或單言鵠,或單言鴻。”《孟子·告子上》:“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史記·陳涉世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弋白鵠,連鴐鵞。”
(2)治理象牙。《爾雅·釋器》:“象謂之鵠。”郭璞注:“鵠,治樸之名。”陸德明釋文:“鵠,本亦作䶜。”按:《集韻·𦰚韻》:“䶜,治象齒令白也。”又白(色)。《周禮·春官·巾車》:“前樊鵠纓。”鄭玄注:“前讀為緇翦之翦。翦,淺黑也。以淺黑飾韋為樊,鵠色飾韋為纓。”孫詒讓正義:“此鵠色亦即謂白色。”《後漢書·宣張二王杜郭吴承鄭趙傳贊》:“大儀鵠髮,見表憲王。”李賢注:“鵠髮,白髮。”宋岳珂《桯史》卷十:“鵠袍入試。”按:宋代应试士子穿的白袍叫“鵠袍”。
(3)通“浩(hào)”。大。《吕氏春秋·下賢》:“鵠乎其羞用智慮也。”高誘注:“鵠,讀如‘浩浩昊天’之浩,大也。”
(4)古地名。在今山西省闻喜县附近。《詩·唐風·揚之水》:“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毛傳:“鵠,曲沃邑也。”孔穎達疏:“晋封桓叔於曲沃,非獨一邑而已,其都在曲沃,其旁更有邑,故云曲沃邑也。”按:《清一統志》:“聞喜縣,春秋晋曲沃邑。”
(5)姓。《通志·氏族略五》:“鵠氏,望出東海。”
(二)gǔ 《集韻》姑沃切,入沃見。沃部。
箭靶的中心。宋陸佃《埤雅·釋鳥》:“鵠,《周禮·天官·司裘》:‘王大射,則共(供)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設其鵠者,棲鵠於侯中以為的也,若今所射紅心是也。”《禮記·射義》:“故射者各射己之鵠。”孫希旦集解:“鵠者,侯之中,射之的也。”引申为目标、目的。清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我之言,公之鵠矣。”章炳麟《檢論·商鞅》:“此其鹄惟在于刑,其刑惟在于任威斩断,而五官之大法勿与焉。”鲁迅《坟·摩罗诗力说》:“近世文明,无不以科学为术,合理为神,功利为鹄。”
(三)hè 《集韻》曷各切,入鐸匣。藥部。
同“鶴”。《集韻·鐸韻》:“鶴,鳥名。《説文》:‘鳴九臯,聲聞于天。’或作鵠。”《莊子·天運》:“夫鵠不日浴而白。”陸德明釋文:“鵠,本又作鶴,同。”唐李商隱《聖女祠》:“寡鵠迷蒼壑,覊凰怨翠梧。”朱鶴齡注:“鵠,《英華》作鶴,鶴、鵠古通。”
「鵠」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汉语大字典 |
第4940页 |
第7字 |
|
中华字海 |
第1685页 |
第11字 |
|
汉语大词典 |
第17909页
|
第12卷 1108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468页 第548页
|
字 源 |
第327页 |
|
中华大字典 |
第2888页 |
第6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3568页 |
第7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1491页 |
第6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1490页 |
第6字 |
|
异体字 |
䧼鹄详情 |
说文解字注 |
第604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148页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139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131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234页 |
|
文字版 |
说文系传 |
第290页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454页 |
|
|
说文通训定声 |
第1130页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1249页 |
下翻1到3页 |
|
字形演变 |
详情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524页 |
|
|
下载《
汉字宝典》离线查询,支持部件查字和反查,反查就是根据解释查字。完美显示所有汉字,无乱码。
浏览器滚动条滚动到底,即可显示剩下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