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惕        《康熙字典》390页

惕汉字
拼音:tì
部首:忄 四角码:96027 仓颉:PAPH
86五笔:njqr 98五笔:njqr 郑码:UKRO
统一码:60D5 总笔画数:11 笔顺:44225113533

「惕」基本解释

● 惕  tì ㄊㄧˋ
 1. 戒惧,小心谨慎:警~。~惧。~~。~厉(心怀戒惧。亦作「惕砺」)。
 2. 疾速:「一日~,一日留」。

「惕」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心,易声。本义:害怕,放心不下)

(2) 同本义 [be on the alert against]

惕,惧也。——《玉篇》

惕,敬也。——《说文》

夕惕若厉。——《易·乾》。注:「惧也。」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国语•楚语》。注:「惧也。」

无日不惕,岂敢忘职?——《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行人皆怵惕。——李白《古风五十九首》

愧惕惭惧。——·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惕息(忧心戒惧,不敢喘息。形容恐惧到了极点);惕惕(忧心戒惧;忧劳);惕 虑(戒慎谋虑);惕心(心有所惧)

(4) 忧伤 [distress;sad]

血去惕出。——《易·小畜》。注:「忧也。」

抱拙终身,以死谁惕。——柳宗元《乞巧文》

(5) 又如:惕然(忧虑的样子);惕想(忧思)

词性变化


〈名〉

  
 扫描版:汉字「惕」在《康熙字典》页码:390.048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