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成语词典 >

从众心理

成语:从众心理

【成语】:从众心理
【拼音】:
【简拼】:
【解释】:

【释义】 指一种在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下,努力使自己与周围多数人行为保持一致的心理。

【例】 ① 近日,东华大学的一份有关诚信调查的报告显示,逾半数的大学生认为自己诚信的丧失是从众心理所致。(新闻晨报2004.3.3《考试作弊、简历注水: 从众心理致失信》)

② 一边是贪官们一手遮天,飞扬跋扈;一边是绝大多数干部丧失批评之声。“虽然知道他坏,仍然跟着他走。”正是绝大多数干部毫无责任感的沉默,形成了贪官腐败的黑色土壤。深入分析这种现象,值得高度警惕的是这些官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的“从众心理”:“同僚们都送钱了,我也送钱;他们都沉默了,我也沉默。”(南方网2007.9.24《警惕消极的“从众心理”》)

③ 占据舞台中心的是这样一些人群……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对未来预期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定感,在一种从众心理的驱策下,寻找宣泄的平民。不要忽视这一类人,他们目的性不强,其破坏力往往因过于随意而大增。(随笔2009.3期 黄波《长沙抢米: 一百年前的群体性事件》)

④ 从大量的事故分析看,不但违章者本人的安全技术和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存在麻痹思想,抱着侥幸心理,自认为不会发生什么问题。而违章者身边的人员也对违章行为不以为然,见怪不怪;更有甚者则盲目跟从。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意识上的“从众心理”占了主导地位,其根源还是在于缺乏基本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身防护意识。(中国安全生产网2009.7.21《安全生产要严防“从众心理”》)

⑤ 日本地震引发了核污染威胁,同时也引发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民众抢购相关商品的闹剧。中国人自讽自嘲“盐荒子孙”的段子还没销声匿迹,美国人抢购碘化钾,韩国人囤积紫菜海带和方便面的消息又接踵而至。显然,中国学者不能再用“素质低下”或者“从众心理强烈”等不着四六的原因来解释同胞的行为及其“怪诞”了。(东方早报2011.3.22《反思抢盐风波》)

⑥ 时下,各种装饰奢华的祭祀用品大行其道,有人认为烧纸越多,越能体现对先人的尊敬,甚至出现互相攀比的现象;还有很多人出于被迫接受的从众心理,也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祭扫开支。(新民晚报2011.4.1《清明祭扫方式不妨多样一点》)

⑦ 实际生活中,很多消费者都存在从众心理,“大家都认可的商品肯定错不了”,往往跟风购买。(文汇报2011.5.30《团购莫从众》)

【辨说】 “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个体心理行为,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不从众,坚定地保持自己个体的独立性。

【结构分析】 名词性偏正结构。


从众心理 成语接龙

【顺接】:理所固然 理所必然 理直气壮 理不忘乱 理之当然 理有固然 理胜其辞 理正词严 
【顺接】:违天逆理 人情天理 援疑质理 慢条细理 忍心害理 纲常伦理 揆情度理 言之有理 
【逆接】:随类相从 三节人从 甘心屈从 四德三从 虽令不从 枝附影从 枝附叶从 云合影从 
【逆接】:从祖祖父 从一以终 从容自若 从长商议 从中作梗 从之如流 从容应对 从容指顾 


 查看:「从众心理」的典故、从众心理成语故事

「从众」开头的成语:

从众心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