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成语词典 >

道不拾遗

成语:道不拾遗

【成语】:道不拾遗
【拼音】:dào bù shí yí
【简拼】:dbsy
【解释】: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民不妄取。”
【示例】:人人称赞~,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打家劫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好的社会风气
【英文】:no one pockets anything found on the road
【俄文】:потéри инóго на дорóге не берут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卫国人商鞅因逃难到秦国,主张法制国家,受到秦孝王的重用,他先后制定一系列新法,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法严明,不循私情。经过一段时间,秦国社会安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国力强盛

道不拾遗 典故或故事

    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常用来形容民风淳厚。公元前361年,卫鞅自魏逃亡至秦,刚刚即位的秦孝公任命他为相国,封以商地,称为商君。商鞅雷厉风行地推行变法,铁面无私,有罪之人,不管势力多大,也要处罚;有功之人,即使自己亲人,也敢于赏赐。因而太子驷(即秦惠文王)犯了法,他就下令将其两个师傅分别处以黥刑和劓刑。一年之后,路上虽有失物,也无人前去拾取。军事实力大大增强,诸侯都十分害怕秦国。

【出典】: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例句】: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孔子家语·相鲁》:“路不拾遗,器不雕伪。”

道不拾遗 成语接龙

【顺接】:遗黎故老 遗编絶简 遗世忘累 遗编断简 遗编绝简 遗风余习 遗簪坠屦 遗爱在民 
【顺接】:洞悉无遗 道不举遗 噍类无遗 补过拾遗 手泽之遗 拾掇无遗 裘葛之遗 道不掇遗 
【逆接】:孔孟之道 胡猜乱道 反经合道 忠告善道 亡国之道 啰説白道 公公道道 出家求道 
【逆接】:道得应得 道统之传 道揆法守 道傍筑室 道谋是用 道路指目 道边苦李 道德名望 


 查看:「道不拾遗」的典故、道不拾遗成语故事
 查看:「道不拾遗」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