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汉语词典 >

呼应

呼应    hū yìng

1. 彼此声气相通

2. 文章前后相照应

详细解释

1. 谓有叫有答,一呼一应,互相联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东录》:“有隔座目语者,有隔舟相呼应者。”

2. 指响应;回响。

丁玲 《水》二:“她们记起了什么似的,喊着名字,四处来寻找她们的亲人。远远近近的呼应着,可是什么也听不清。” 陈其通 《万水千山》第二幕:“群山在呼应,大地在欢腾。”

3. 谓沟通。

胡采 《序<在和平的日子里>》:“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和英雄人物的思想心灵之间……比较容易互相呼应。”

4. 犹应允,答应。

清 李渔 《意中缘·借兵》:“寒暄叙不成,直书情:友妻陷入豺狼穽,专望你提精劲,救娉婷,锄梟獍。夸言曾向良朋逞,急救我友相呼应。”

5. 前后关联,互相照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园林·造园》:“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 望溪方 氏,摹仿 欧 曾 ,明于呼应顿挫之法。” 茅盾 《无题》一:“那一大段关于女主角的描写……我是处处有呼应,--嗯,处处有伏笔。”

6. 比喻调度,指挥。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乞专简大臣督师三省,庶呼应灵而事权一。”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上》:“国家虽已设海军衙门,而皮毛徒具,精义未讲,呼应不灵,规模未备,则犹未能言实效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孙文革命运动清方档案》:“在 煊 万不敢存五日京兆之心,而视 煊 者究不免有五日京兆之见,诚恐人心一懈,呼应即因之不灵。”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响应 照应

国语辞典

注音 ㄏㄨ ㄧㄥˋ  拼音 hū yìng
1. 一呼一應,以通聲氣。
   ▶ 宋.洪邁《夷堅支志甲.卷一.護國大將軍》:「千百為群,更相呼應,共啄蝗。」
2. 文章首尾互相照應。
   ▶ 如:「詞意貫串,前後呼應。」
参见:呼應

扫描版:「呼应」在《汉语大词典》第3699页 第3卷 293


扫描版:「呼应」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46页



「呼应」开头的词语:

呼应
呼应不灵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