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东真国

输入关键字:

东真国

古国名。原称大真国,改称东夏国,又名东真国。金辽东宣抚使蒲鲜万奴于贞祐三年(1215)叛金自立,称天王,建国号大真,建元天泰。次年,降于蒙古,旋又叛去,称东夏。势力所及,西北自上京(今黑龙江阿城白城子),西南至婆速路(今辽宁丹东九连城)兼及辽东半岛,东南到曷懒路(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府南五里古城)与恤品路(治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前期政治中心在咸平(今辽宁开原老城镇),称咸平宣抚。官制同于金朝,有尚书省左右丞相、都元帅或左右副元帅、宣徽院各官;军民按猛安谋克组织,与女真同。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被蒙古所灭,共存在十九年。但直至元世祖至元末年,高丽历史仍记有与东真交涉事宜。《元史·耶律留哥传》亦记有元太宗七年(1235)征东夏万奴国事。学者推测,万奴被擒之后,蒙古仍用以镇抚其地,子孙承袭如藩国。


【检索东真国 ==>】 古籍全文检索:东真国     全站站内检索:东真国

傅仁均
傅介子
傅以渐
傅尔丹
傅兰雅
傅永淳
傅弘烈
傅圣泽
傅尧俞
傅阳县
傅应祯
傅青主
傅若金
傅拉塔
傅宗龙
傅竖眼
傅易山
傅易川
傅昭仪
傅皇后
傅振邦
傅淑训
傅维鳞
傅善祥
傅游艺
傅慈祥
傅青主女科
傅与砺诗文集
傈僳
傈僳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