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赋中将楚人发祥地丹水和传为太康所筑夏县拉扯进去,一方面因为距此二地颇近,另一方面

输入历史事件:

赋中将楚人发祥地丹水和传为太康所筑夏县拉扯进去,一方面因为距此二地颇近,另一方面

公元-278年 月份不详
中将楚人发祥地丹水和传为太康所筑夏县拉扯进去,一方面因为距此二地颇近,另一方面这也是楚迁陈后朝廷中王侯公卿自我解嘲心态的反映,恐怕是当时言谈、文字中较普遍的现象。

但在诗人,还是知道离开楚人的故都,离开祖祖辈辈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实际上反映着楚国的衰微,故赋中说:“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念我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而且,从这四句看,赋应作于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53年)楚迁都于鉅阳(今安徽省阜阳市以北)之前。楚都迁至鉅阳不久,又迁至寿春,前223年楚被秦所灭。楚都迁于鉅阳之后,国势更为衰微,则楚朝野从上到下恐已没有再返回郢都的愿望,只希望不要向东南节节败退。《惜誓》中表现出希望返回郢都的愿望。所以,当作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至楚考烈王五十年(前253年)之间(参赵逵夫《论<惜誓>的作者与作时》《文献》2000年第1期)。


林俊巡视江西。
张元祯迁南京太常寺卿。
文征明为诸生,苦志力学。
屠应埈(1502—1546)生。
李东阳、谢迁受赐。
诏修《历代通鉴纂要》。
桑悦卒,年五十七。
林俊抑宁王。
章懋始为国子祭酒。
刘铉《假庵集》开始刊刻。
邵宝为文祭罗伦。
徐阶(1503—一1583)生。
孙绪与储巏定交。
申谶讳妖书之禁。
唐寅与诸友结伴游春。
刘珏诗集编成。
吴宽作绝笔书与沈周。
吴宽卒,年七十。
胡居仁《敬斋集》编成。
郑纪致仕。
复置起居注。
陆深与戴子孝定交。
李东阳再三乞致仕,不允。
许谷(1504一1586)生。
罗洪先(1504一1564)生。
李东阳前后《集句录》成帙。
十八日,赐顾鼎臣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户部主事李梦阳下锦衣卫狱。
李东阳作诗述怀。
孝宗朱祐樘卒,年三十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