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陆云龙选评《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成书。

输入历史事件:

  陆云龙选评《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成书。

公元1633年 五月
  陆云龙选评《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成书

是书编者自序后署“癸酉仲夏,钱唐翠娱阁主人陆云龙雨侯甫题”。《四库总目提要》卷一九三著录《十六名家小品》三十二卷:“明陆云龙编。云龙字雨侯,钱塘人。是编评选屠隆徐渭李维桢、董其昌汤显祖虞淳熙黄汝亨王思任袁宏、文翔凤、曹学佺陈继袁中道陈仁锡钟惺张鼐十六家之文,每篇皆有评语,大抵轻佻儇薄,不出当时之习。前有何伟然序,伟然即尝刻《广快书》者,宜其气类相近矣。”陆云龙(1586?一1653?),《中国通俗小说家评传》收夏咸淳《陆云龙》:“陆云龙,字雨侯,号翠娱阁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先世本居海宁,后徙钱塘之南良里(《两浙輶轩录•陆敏树传》)。生卒年不详,盖为万历十四年至顺治十年(1586—1653),年约七十。据云龙《翠娱阁近言》所载,天启二年(1622),云龙之子敏树七岁,由此上推,知敏树声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设若云龙三十岁得子,则可推知其生之年当在万历十四年(1586)。云龙短篇小说集清夜钟第四回《少卿痴肠惹祸,相国借题害人》,叙南明弘光间事,知作者明亡后犹在世。又《仁和县志•朱东观传》谓东观好友陆彦龙甲申之后,‘思一展其才,而时事龃龉,卒不能遂其志’,终以‘怼愤’而卒。卒后,‘乃弟云龙为经纪其后事’(《碑传集•陆彦龙传》)。以此推测,陆云龙当卒于清初顺治年间。”陆云龙为古今诗文与明人小品编选家,编有《明文归》三十四卷、《明文奇艳》二十卷、《皇明八大家》十六卷、《翠娱阁评选皇明小品十六家》三十二卷、《翠娱阁评选钟伯敬合集》十六卷、《翠娱阁评选行笈必携》二十一卷、《翠娱阁评选文韵》四卷、《翠娱阁评选文奇》四卷、《翠娱阁评选词菁》二卷等。另撰小说清夜钟十六回(是书题薇园主人述,孙楷第据卷首印章,谓薇园主人姓杨,路工认为即陆云龙),今存残本。又魏忠贤小说斥奸书八卷四十回,今存残本,题吴越草莽臣撰,或谓乃冯梦龙,或谓即陆云龙。陆云龙有弟陆人龙,字君翼,编撰短篇小说集型世言十卷四十回,各回回首署“钱唐陆人龙君翼”,另有陆云龙(署翠娱阁主人)所撰小叙、引或题词。是书海内久失传,1987年夏,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员陈庆浩在韩国汉城奎章阁图书馆(前王家图书馆)发现此书,约刻于明崇祯初年。据陈庆浩研究,今存《幻影》三刻拍案惊奇、别本《拍案惊奇》,均系型世言之残本。今型世言已有多家出版社,如中华书局、山东文艺出版社等出版整理本。是书在当今学界有“三言二拍一型”之称,可见重要性。陆人龙另有历史小说辽海丹忠录八卷四十回,首题“平原孤愤省戏草,铁崖热肠人偶评”,序称“此予弟《丹忠》所由录也”,可知撰者即陆人龙。有明崇祯初刻本。


赋诗言志云:“国君见执,怨巨矣,仇深矣,岂可以口舌争哉!二三君子善于解纷,但。
于杯酒赋咏间宛转开讽,而晋怒可平,卫难已解。
旧爱未忘。
话》卷一)。
蔡公孙归生引《诗·大雅·瞻印》、《商颂·殷武》、《夏书》,论楚不能举贤授能,。
楚材多为晋用。
大师子朝之子。
孔丘弟子秦商约生于此年。
人(《孔子家语》作鲁人),孔子弟子。
前547年),卒年不详,编年至周敬王四十一年壬戌(公元前479年)止〔《秦商年。
谱》,收乾隆七年(1742年)丰城甘线序刊本《四书类典赋》卷首《圣门年谱》,现存。
上海图书馆]。
老子弟子文子约生于此年。
春,齐庆封以美车聘鲁,无礼。
郑简公享赵孟于垂陇,郑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印段、公孙段皆赋诗言志,赵孟论其赋诗之“志”,遂成春秋一大风雅场。
楚薳罢如晋莅盟,晋侯享之,薳罢赋《既醉》以美晋平公。
春,鲁国史官梓慎占星,论阴不胜阳,预言宋、郑有饥荒。
八月,鲁国大旱,行大雩之祭。
子产论蔡景公临事不敬,必将有祸。
齐国大臣庆封投奔鲁国,无礼,叔孙穆子使工诵《茅鸱》以讥之。
孔丘弟子冉耕约生于此年。
孔丘弟子曾点约生于此年。
孔丘弟子颜路约生于此年。
吴公子季札访问鲁国,观周乐,乐工为奏十五国风及《大雅》、《小雅》、《颂》,季札评乐论政。
季札观“六代乐”,盛赞之。
季札访齐,论齐国之政。
季札访郑,与子产论郑国之政。
季札访卫,云卫多君子。
蘧瑗,即蘧伯玉,其人《论语·宪问》所谓“欲寡其过而未能”,《淮南子·原道》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季札访晋,与叔向、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论晋国之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