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谈迁在京师遇《西湖二集》撰者周揖。

输入历史事件:

  谈迁在京师遇《西湖二集》撰者周揖。

公元1654年 七月
  谈迁在京师遇西湖二集撰者周揖。

谈迁《北游录•纪邮上》于甲午(顺治十一年)七月记云:“壬辰,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云虞德园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西湖二集首署“武林济川子清原甫纂,武林抱膝老人訏谟甫评”。湖海士《西湖二集序》:“西湖经长公开浚而眉目始备,经周子清原之画而眉目益妩。然则周清原其西湖之功臣也哉!即白、苏赖之矣。予览胜西湖而得交周子。其人旷世逸才,胸怀慷慨,朗朗如百间屋。至抵掌而谈古今也,波涛汹涌,雷震霆发,大似项羽破章邯,又如曹植之谈,而我则自愧邯郸生也。快矣乎!余何幸而得此。咄咄!清原,西湖之秀气将尽于公矣。乃谓余曰:‘余贫,不能供客……予亦甘之。而所最不甘者,则司命之厄我过甚,而狐鼠之侮我无端……’”可知作者姓周,一般认为即周楫(?一1654以后),字清源,号济川子,武林(今浙江杭州)人。据谈迁所记,当卒于顺治十一年以后。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一篇《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及后来选本》:“西湖二集三十四卷附《西湖秋色》一百韵,题‘武林济川子清原甫纂’。每卷一篇,亦杂演古今事,而必与西湖相关。观其书名,当有初集,然未见。前有湖海士序,称清原为周子,尝作《西湖说》,馀事未详……其书亦以他事引出本文,自名为‘引子’。引子多至三四,与他书稍不同;文亦流利,然好颂帝德,垂教训,又多愤言。”


晋昭公无道晋人作《山有枢》表达对时局的悲观失望,宣扬及时行乐。
周平王遣畿内之民戍申、吕、许,以固南土。
《王风·扬之水》,《诗序》云:“刺平王也。
诗云:“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不与我戍甫”,“不与我戍许”,《毛传》云:“申,姜姓之国,平王之舅。
平王为何戍申、许、吕之国?《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之《疏》述刘炫引《竹书纪年》曰:“平王奔申,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
周平王命王人戍申,行役者作《君子于役》,刺久戍失时。
结合诗本文来看,当以朱熹“妇人目其夫之辞”(《诗集传》)之说为近是,《序》言诗述“行役无期度”有之,言“大夫思其危难以讽”则与诗文不符。
管仲约生于此年。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及《管子》。
鲁隐公元年,编年体史书《春秋》、《左氏春秋》记事始于是年。
三月,鲁隐公与邾君克盟于蔑,盟辞无载。
九月,鲁、宋盟于宿,盟辞无载。
郑庄公与邾盟于翼,盟辞无载。
郑人作《叔于田》、《太叔于田》,刺郑庄公。
按《诗》之古义古说,多赖《诗序》而存,以其近于古。
郑庄公克段于鄢,太叔出奔共。
郑颖谷封人颖考叔谏郑庄公以孝,公见母武姜,遂有大隧之赋。
鲁隐公与戎盟于唐。
卫人作《伯兮》,刺征战频繁,过时不返。
纪子帛、莒子盟于密。
周人作《中谷有蓷》之诗,以悯乱离。
以上诸家于诗之作时之说皆可信从,惟于诗义之说解犹有未尽之处。
二月己巳,日食。
四月,周、郑交恶,君子引《诗·召南·采蘩》、《采蘋》、《大雅·行苇》、《泂酌》论忠信之道。
八月,宋穆公和卒,立其兄之子与夷,是为宋殇公,君子引《商颂·玄鸟》以赞之。
十二月,齐僖公郑庄公盟于石门。
春,卫公子州吁杀桓公自立。
秋,卫人作《击鼓》,怨州吁也,用兵暴乱,勇而无礼。
此诗所述与州吁弑君伐郑之事相符。
诗之后三章云:“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