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甲子 公元64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甲子 公元64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漢 ②劉莊 洛陽 顯宗 1 永平7年  
北匈奴 (21)蒲奴 漠北    18年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南匈奴 ⑥長 西河美稷    元年  
燒當羌 ②東吾     5年  青海
高句麗 ⑥宫 國内城    12年  吉林

月曆表(建寅)               4777—354—1744824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歷
3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6
4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5
5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4
6       (4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3
7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
8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
9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31
10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29
11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29
12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7
13 十一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27
14 十二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5

大事記

是年,北匈奴遣使求互市,許之。




元结作《系乐府十二首》。
高适在封丘尉任,赋诗抒弃官之意。
李翰在卫县尉任,作《殷太师比干碑》。
据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旧唐书》文苑下本传、《新唐书》文艺下李华附李翰传。
刘迺献议以为吏部选才当先政事,次文学。
刘长卿在洛阳,赋诗献河南尹裴迥。
孟郊(751—814)生。
薛播等二十六人进士及第,礼部侍郎李麟知贡举。
岑参在长安,赋诗送薛播归乡,赞其词赋超群。
李白北行赴幽蓟,途经魏州、洺州,作酬赠、登览诗多首。
郡时所作。
杜甫欲归洛阳,赋诗留赠崔国辅等。
玄宗于宫中赐百官樱桃,时王维服阕,任文部郎中,作《敕赐百官樱桃》诗。
崔国辅贬竟陵郡司马.在任与陆羽交游。
岑参赋诗送祁乐归河东.称其善赋善画。
高适罢封丘尉任。
杜甫、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并在长安,各赋登慈恩寺塔诗以唱和。
高适与崔颢、綦毋潜交游,赋诗唱和,又与岑参同赋诗赠李翥。
宝九载秋条;李士曹即李翥,行九,见《唐人行第录》。
杜甫游曲江,有诗作。
李白至幽州,赋诗多首以伤时;后返魏州。
李林甫卒,杨国忠入相,时国政日非,天下将乱。
范阳安庆绪献俘长安,储光羲有诗记其事。
杜甫献诗鲜于仲通求其汲引。
李华任监察御史,奉使朔方,作《吊古战场文》。
李颀(?—527)卒。
在达夫之亚,亦是唐人正宗;五七言律多人于圣云。
刘眘虚(?—752?)卒。
常建(?一752?)卒。
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