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南史·袁粲传》

输入关键字:

《南史·袁粲传》


南史
原文
    袁粲字景倩,陈郡阳夏人。父濯,扬州秀才,早卒。祖母哀其幼孤,名之曰湣孙。伯叔并当世荣显,而湣孙饥寒不足。母琅琊王氏,太尉长史诞之女也,躬事绩纺,以供朝夕。湣孙少好学,有清才,随伯父淘为吴郡,拥弊衣读书,足不踰户。其从兄颤出游,要湣孙,湣孙辄称疾不动。叔父淑雅重之,语子弟曰:“我门不乏贤,湣孙必当复为三公。”蚤以操行见知,宋孝武即位,稍迁尚书吏部郎。太宗泰始元年,转司徒左长史。元徽二年,桂阳王休范为逆,粲扶曳入殿,诏加兵自随,府置佐吏。时兵难危急,贼已至南掖门,诸将意沮,咸莫能奋。粲慷慨谓诸将帅曰寇贼已逼而众情离沮孤子受先帝顾托本以死报今日当与褚护军同死社稷因命左右被马辞色哀壮于是陈显达等感激出战,贼即平殄。事宁,授中书监,即本号开府,领司徒。以扬州解为府,固不肯移。三年,徙尚书令,卫军,开府如故,并固辞。加侍中,进爵为侯,又不受。时齐王功高德重,天命有归,粲自以身受顾托,不欲事二姓,密有异图。粲谋克日矫太后令,使韫、伯兴率宿卫兵攻齐王于朝堂,黄回率军来应,秉、侯伯等并赴石头,事泄。齐王遣军主戴僧静向石头诛之,资仓门得入。时粲与秉等列兵登东门,僧静分兵攻府西门。粲与秉欲还赴府,既下城,谓其子最曰:“本知一木不能止大厦之崩,但以名义至此耳”。僧静挺身暗往,粲子最觉有异人,以身卫粲。粲曰:“我不失忠臣,汝不失孝子。”仍求笔作啓云:“臣义奉大宋,策名两毕,今便归魂坟垄,永就山丘。”僧静乃并斩之。粲死时,年五十八。 
(选自《南史·袁粲传》) 

译文
    袁粲字景倩,是陈郡阳夏人。父亲袁濯,是扬州秀才,早死。祖母怜悯袁粲年幼丧父,为他起名叫湣孙。伯伯叔叔都是当世的显要人物,而湣孙则饥寒贫困,母亲琅琊王氏,是太尉长史王诞的女儿,亲自纺织,以供度日之需。袁湣孙少年好学,有清妙的才能,伯父袁洵为吴郡太守,他跟随到吴郡,裹着破衣服读书,脚不出门户。他的堂兄袁顗出游,邀请他同去,他则称有病不去。叔父袁淑素来很推重他,告诉子弟说:“我们家族不乏贤人,湣孙必定会又成为三公。”袁粲很早就因为节操品行高尚被赏识,宋孝武帝登上皇位后,渐渐升为尚书吏部郎。太宗泰始元年,转任司徒左长史。元徽二年,桂阳王刘休范叛乱,袁粲由人搀扶入殿觐见,皇上诏令他增加兵士随从,府中设置佐官。当时兵难危急,贼军已经到了南掖门,诸将意志沮丧,都不敢奋起迎战。袁粲慷慨激昂地对各位将帅说:“贼寇已经逼近,而大家情绪沮丧,我受先帝的嘱托,本应当以死相报,今日一定要与褚护军一同为国家而死。”随机命令下属备马,言辞神情悲壮。于是陈显达等人感动激愤出战,贼军被平灭。事情安定下来,授职为中书监,以本官号开府,兼任司徒。以扬州官署为官府,他坚持不肯迁往。元徽三年,调任尚书令,卫军、开府依旧不变,他全都坚持推辞。担任侍中,晋升爵位为侯,又不接受。当时齐王功高德重,天命归附,袁粲自以为身受先帝遗命,不愿意侍奉二姓皇帝,暗地里另有图谋。袁粲打算到时候假传太后的诏令,让刘韫、卜伯兴率领宿卫兵在朝堂攻打齐王,黄回率领军队前来接应,刘秉、侯伯等都奔赴石头城,事情泄露,齐王派军主戴僧静前往石头城诛杀袁粲,从仓门进入。当时袁粲与刘秉等列兵登东门,戴僧静分兵进攻府西门。当时袁粲与刘秉要回府,下城之后,对他的儿子袁最说:“本来就知道一根木头不能阻止大厦的崩溃,知识因为名声与道义而到这一地步。”戴僧静从暗处挺身迫近,他儿子袁最觉得情况异常,用身体互为袁粲。袁粲说:“我不失为忠臣,你不失为孝子。”便求拿笔来写道:“臣效忠大宋,计策声名都已完毕,现在就魂归于坟墓,永远地安葬在山丘。”戴僧静于是把他们一并杀死。袁粲死时,五十八岁。 

《南史·袁粲传》    


《后汉书·皇甫规传》
《旧五代史·王瑜传》
《旧唐书·苗晋卿传》
《明史·赵璜传》
《宋史·余玠传》
《明史·周尚文传》
《马钧传》(一)
《马钧传:马钧二异事》(二)
裴松之《马钧传》(三)
裴松之《马钧传》(四)
裴松之《马钧传》(五)
《清先正事略选·潜斋先生姓应氏》
《三国志·仓慈传》
《三国志·孙登传》
《三国志·张裔传》
何景明《说琴》
《明史·宋晟传》
高启《书博鸡者事》
《汉书·霍光传》
《汉书·刘向传》
《汉书·于定国传》
《汉书·王褒传》
《汉书·魏相并吉传》
《汉书·公孙贺传》
《汉书·阅王商传》
《汉书·朱买臣传》
《汉书·王尊传》
《汉书·儿宽传》
《汉书·赵充国传》
《汉书·樊哙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