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魏书·源子雍传》

输入关键字:

《魏书·源子雍传》


魏书
原文
    源子雍,字灵和。少好文雅,笃志于学,推诚待士,士多归之。自秘书郎,除太子舍人、凉州中正。肃宗践阼,以宫臣例转奉车都尉,迁司徒属。转太中大夫、司徒司马。迁夏州刺史。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为反乱所在蜂起子雍婴城自守城中粮尽煮马皮而食之子雍善绥抚得士心人人戮力无有离贰。以饥馑转切,欲自出求粮,留子延伯据守。僚属佥云:“今天下分析,寇贼万重,四方音信,莫不断绝,俄顷之间,变在不意,何宜父子如此分张?未若弃城俱去,更展规略。” 
子雍泣而谓众曰:“吾世荷国恩,此是吾死地,更欲何求!”遂自率羸弱,向东夏运粮。延伯与将士送出城外,哭而拜辞,三军莫不呜咽。子雍行数日,为朔方胡帅曹阿各拔所邀,力屈见执。子雍乃密遣人赍书,敕延伯令共固守。子雍虽被囚执,雅为胡人所敬,常以民礼事之。子雍为陈安危祸福之理,劝阿各拔令降,阿各拔将从之,未果而死。拔弟桑生代总部众,竟随子雍降。复破贼帅纥单步胡提于曲沃堡。肃宗玺书劳勉之。子雍在白水郡复破阿非军,多所斩获。还洛,以葛荣久逼信都,诏假子雍征北将军,为北讨都督。时相州刺史安乐王鉴据邺反,敕子雍与都督李神轨先讨之。子雍行达汤阴,鉴遣弟斌之夜袭子雍军,不克,奔败而返。子雍乘机继进,径围邺城,与裴衍、神轨等攻鉴,平之。子雍卒,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公如故。永安中,重赠司空,谥曰庄穆。 
(节选自《魏书·源子雍传》,有删改) 

译文
    源子雍,字灵和。年轻时爱好文学,专心于学业,对士人坦诚相见,文士们都来归附他。初任秘书郎,后授官太子舍人、凉州中正。肃宗即位,(子雍)依据东宫属官的惯例转任奉车都尉,升迁为司徒属。转任太中大夫、司徒司马。升迁为夏州刺史。当时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首先起来造反,所在之地的人如蜜蜂般纷纷起来响应。源子雍据城死守,城中粮食吃光了,他们就吃煮过的马皮。源子雍善于安抚人心,得兵士拥护,人人戮力同心,没有人叛离。因为缺粮的问题更加严重,他打算亲自出城去求粮,留儿子源延伯据守城池。手下的官吏都说:“如今天下分崩离析,贼寇四起,四方音信,没有不断绝的,顷刻之间,会有人们意料不到的变化,父子这样分开怎么会合适呢?不如一起弃城而逃,再想别的办法。”源子雍哭着对众人道:“我家世代蒙受国家恩典,这里是我的死地,我还贪求什么!”于是亲自率领疲弱的兵士,去东夏运粮。源延伯与众将士送他们出城,哭着向他拜辞,三军将士无不呜咽哭泣。源子雍行军几天,被朔方的胡人首领曹阿各拔所拦击,力气不济而被擒。子雍还偷偷派人送一封密信,告诫源延伯让他与军民共同守城。源子雍虽然被囚禁,(但)素来被胡人敬重,胡人常用平民之礼对待他。源子雍对他们陈述安危祸福的利害关系,劝阿各拔命令胡人归降,阿各拔打算接受他的劝降,还没有实现就死了。阿各拔的弟弟桑生代为统率部下,最终还是跟随源子雍归降。又在曲沃堡打败贼寇元帅纥单步胡提。肃宗下诏书慰劳勉励他。源子雍在白水郡又打败阿非的军队,斩杀收获很多。还军洛阳,由于葛荣长期威胁信都,皇上下诏授源子雍征北将军,任北讨都督。当时相州刺史、安乐王元鉴占据邺城反叛,皇上敕令源子雍与都督李神轨先将他讨平。源子雍行军到达汤阴,元鉴派遣弟弟斌之在夜里袭击源子雍的军队,没有攻克,奔逃而回。源子雍乘机继续前进,直接包围邺城,与裴衍、李神轨等攻打元鉴,平定了他。源子雍去世,追赠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刺史,公爵像原来一样。永安年间,又追赠他为司空,谥号为庄穆。 

《魏书·源子雍传》    


《南史·蔡撙传》
《南史·毛喜传》
《南史·孔范传》
《南史·傅琰传》
《南史·萧思话传》
《南史·到彦之传》
《南史·夏侯亶传》
《南史·萧颖胄传》
《南史·柳恽传》
《南史·齐书·王敬则传》
《南史·曹景宗传》
《南史·萧摩诃传》
《南史·徐孝嗣传》
《南史·宗测传》
《南史·虞玩之传》
《南史·王僧虔传》
《南史·萧子良传》
《南史·沈炯传》
《南史·张兴世传》
《南史·王规传》
《南史·张行信传》
《南史·沈庆之传》
《南史·萧劢传》
《南史·陈庆之传》
《南史·王猛传》
《南史·郑鲜之传》
《南史·褚彦传》
《魏书·张普惠传》
《魏书·陆真传》
《魏书·杨播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