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魏书·王慧龙传》

输入关键字:

《魏书·王慧龙传》


魏书
原文
    王慧龙,自云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尚书仆射愉之孙,散骑侍郎缉之子也。幼聪慧,愉以为诸孙之龙,故名焉。初,刘裕微时,愉不为礼,及得志,愉合家见诛。慧龙年十四,为沙门僧彬所匿。百余日,将慧龙过江,为津人所疑,曰:“行意匆匆彷徨,得非王氏诸子乎?”僧彬曰:“贫道从师有年止西岸今暂欲定省还期无远此随吾受业者何至如君言。”既济,遂西上江陵,依叔祖忱故吏荆州前治中习辟疆。时刺史魏咏之卒,辟疆与江陵令罗修、前别驾刘期公、土人王腾等谋举兵,推慧龙为盟主,克日袭州城。而刘裕闻咏之卒,亦惧江陵有变,遣其弟道规为荆州,众遂不果。罗修将慧龙,又与僧彬北诣襄阳。司马德宗雍州刺史鲁宗之资给慧龙,送渡江,遂自虎牢奔于姚兴。其自言也如此。泰常二年,姚泓灭,慧龙归国。太宗引见与言,慧龙请效力南讨。言终,俯而流涕,天子为之动容。谓日:“朕方混一车书,席卷吴会,卿情计如此,岂不能相资以众乎?”然亦未之用。后拜洛城镇将,配兵三千人镇金墉。既拜十余日,太宗崩。世祖初即位,成谓南人不宜委以师旅之任,遂停前授。 
    初,崔浩弟恬闻慧龙王氏子,以女妻之。浩既婚姻,及见慧龙,日:“信王家儿也。”王氏世齄鼻,江东谓之齄王。慧龙鼻大,浩日:“真贵种矣。”数向诸公称其美。司徒长孙嵩闻之,不悦,言于世祖,以其叹服南人,则有讪鄙国化之意。世祖怒,召浩责之。浩免冠陈谢得释。 
    及鲁宗之子轨奔姚兴,后归国,云慧龙是王愉家竖僧彬所通生也。浩虽闻之,以女之故,成赞其族。慧龙由是不调。 

译文
    王慧龙,自称太原晋阳人,司马德宗的尚书仆射王愉的孙子,散骑常侍王缉的儿子.从小就聪明智慧,王愉认为他是众多孙子中的一条龙,所以取了这个名.起初,宋武帝刘裕卑微时,王愉对他不以礼相待;到了刘裕得志时,王愉全家被诛杀.当时慧龙年龄十四岁,被佛门和尚僧彬所隐藏.一百多天后,(僧彬)带着慧龙渡过长江,被守渡口的人怀疑,守渡口的人说:“你们行色匆匆,心神不定,恐怕是王家的子孙吧?”僧彬说:“我跟从师父学习多年,住在西岸,现在暂时想探望亲长,返回的期限不远.这是跟随我学习的徒弟,哪里至于像你们说的那样.”渡过长江以后,便西上江陵,依靠叔祖父王忱的旧吏荆州原中从事习辟疆.当时刺史魏咏之死了,习辟疆和江陵县令罗修、原别驾刘期公、当地人王腾等图谋起兵,推举王慧龙为盟主,约定日期偷袭州城.但是宋武帝刘裕听说咏之死了,也惧怕江陵有变故,派遣他的弟弟道规赴任荆州刺史,众人的密谋终于没有实现.罗修等人带着王慧龙,又和僧彬向北到了襄阳.司马德宗的雍州刺史鲁宗之资助慧龙,送他渡过长江.于是从虎牢投奔姚兴.他自己也是这样说的. 
    泰常二年,姚泓被灭,王慧龙归附国家.太宗接见他,和他交谈,王慧龙请求效力向南征讨.说完话就俯身流泪,天子被他感动得动容.他对王慧龙说:“我将统一天下,席卷吴会地区,你心中有这样的打算.难道不能把人马资助给我吗?”但是毕竟没有任用他.后来被任用为珍兽洛城的将军,配给3000士兵守卫金墉.任职10多天后,太宗死了,世祖刚即位,大家都说南方人不宜委任军队的职务,于是停止以前所授的职务. 
    起初,崔浩的弟弟崔恬听说王慧龙是王家的子嗣,就把女儿嫁给他.崔浩和他结姻亲后,到看见慧龙时,说:“的确是王家的儿子啊.”王家世代是酒糟鼻,江东人称他是“齄王”.王慧龙的鼻子大.崔浩说:“真正的贵种啊.”多次向众公卿称赞他的美,司徒长孙听到这个不高兴,就告诉世祖.因为他赞服南方人,就有讥笑讽刺本国风尚教化的意思.世祖十分恼怒,召来崔浩谴责他.崔浩脱帽谢罪才得以脱身.等到鲁宗之的儿子鲁轨投奔姚兴,后来归顺国家,说慧龙时王愉的家奴与僧彬私通所生.崔浩虽然听说这件事,因为儿女的缘故,帮助证明他的家族是王氏.慧龙因此未得升迁. 

《魏书·王慧龙传》    


莫与俦《先王父马赞》
《三国志·崔林传》
《新唐书·魏知古传》
《明史·郑辰传》
《明史·罗通传》
《将士郎扬州司法参军时府君墓志铭》
《宋史·郑侠传》
《曾子杀彘》
曹丕《典论·论文》
《宋史·熊本传》
《后汉书·张纲传》
《新唐书·尹思贞传》
《宋史·张知白传》
《祭侄文稿》
《新唐书·杜佑传》
戴名世《与余生书》
戴名世《慧庆寺玉兰记》
戴名世《醉乡记》
戴名世《方舟传》
戴名世《与洪孝仪书》
戴名世《有明历朝小题文》序
《明史·唐顺之传》
《容斋随笔·续笔·妇人英烈》
洪迈《容斋随笔·党锢牵连之贤》
《宋史·詹体仁传》
李流芳《游焦山小记》
《明史·严嵩传》
《明史·翟銮传》
《史记·范雎传》
钟嗣成《录鬼簿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