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新唐书·裴度传》

输入关键字:

《新唐书·裴度传》


新唐书
原文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擢进士第。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小使方秋阅鹰狗,所过挠官司,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辞诤,帝怒未置。度见延英,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注],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武元衡,又击度,刃三进断靴又伤首度冒氈得不死哄导骇伏独驺王义持贼大呼贼断义手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议者欲罢度,安二镇反侧。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罢之,是贼计适行。吾倚度,足破三贼矣!”及病创一再旬,分卫兵护第,存候踵路。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钱徽等尤确苦。度奏:“病在腹心,不时去,且为大患。不然,两河亦将视此为逆顺。”会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却,它相揣帝厌兵,欲赦贼,钩上指。帝曰:“一胜一负,兵家常势。若师常利,则古何惮用兵耶?虽累圣亦不应留贼付朕。今但论帅臣勇怯、兵强弱、处置何如耳,渠一败便沮成计乎?”于是左右不能容其间。李愬夜入悬瓠城,缚吴元济以报。度统洄曲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初,元济禁偶语于道,夜不然烛,酒食相馈遗者以军法论。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元恶已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薨,年七十六。帝闻震悼。度临终,自为铭志。会昌元年,加赠太师。
    (选自《新唐书·裴度传》,有删改)
[注]蔡兵,蔡州叛军。吴元济占据蔡州叛乱。

译文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考中进士科。升任御史中丞。宣徽院的五坊小使秋天放猎鹰猎犬,所过之处扰乱官府,索取丰厚的供应和谢礼才离去。下邦令裴寰,是位有才干的官吏,不奉承这伙人,这伙人诬告说裴寰口出恶言,将他投入诏狱,要以大不敬罪论处。宰相武元衡婉言谏诤,皇帝怒气不消。裴度在延英殿拜见皇帝,说裴寰无罪,皇帝愤怒地说:“如果裴寰真的无罪,就处罚小使;如果小使无罪,就处罚裴寰。”裴度说:“这样处罚固然合适,只是裴寰身为县令,爱惜陛下的百姓,怎么能治罪呢?”皇帝的怒容消失,于是释放裴寰。王承宗、李师道企图缓解蔡州的形势,就派刺客潜伏在京城,行刺掌权的大臣,已经杀害了宰相武元衡,又行刺裴度,砍了三刀,斩断了靴带,又刺伤头部,裴度戴着毡帽,得以不死。随从的吏卒吓得伏倒在地,惟独拉马的王义抓住刺客大声呼喊,刺客砍断了王义的手。裴度掉到沟里,刺客以为他已经死了,就逃跑了。有人议论想罢免裴度,来安抚反叛的二镇。皇帝愤怒地说:“裴度能够保全性命,这是天意!如果罢免他,正好中了叛贼的计。我依赖裴度,足以打败这三个贼人!”在他养伤的二十天中,皇帝拨派卫兵守卫他的住宅,看望问候的人接连不断。当时,讨伐蔡州再失利,群臣争着请求停止用兵,钱徽等人尤其坚决。裴度上奏说:“这是腹心之病,不及时除去,将要酿成大害。不这样做的话,两河也将看我们如何处理而决定是叛逆还是臣服。”适逢唐邓节度使高霞寓战败退却,其他宰相猜测皇帝已厌倦用兵,准备赦免贼人,试探皇上的旨意。皇帝说:“一胜一负,是兵家常事。如果用兵常常得胜,那么古人为什么害怕用兵呢?而几朝圣王也不至于把这些贼人留给我了。今天只议论将帅的勇怯、兵势的强弱、处置是否得当,哪能因一次失败就中止原定的计划呢?”于是左右的人找不到间隙插话阻挠。李愬夜晚进入悬瓠城,捉住吴元济上报。裴度亲自统率洄曲降兵一万人手持符节慢慢进城,安抚稳定那里的人。当初,吴元济禁止两个人在街上谈话,夜晚不许点燃蜡烛,互相馈赠酒食的人以军法论处。裴度上任后,下令只有盗贼、杀人犯才依法抵罪,其余的一律免除,行人来往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百姓才知道人生的乐趣。裴度用蔡州的牙兵在帐下侍候,有人认为人心尚未安定,不能不防备,裴度笑着说:“我是彰义节度使,首恶已经活捉,蔡州人都是我的人呀!”众人感动落泪。去世,享年七十六岁。皇帝听到消息震惊悲痛。裴度临终前,自己撰写墓志铭。会昌元年,加赠官太师。

《新唐书·裴度传》    


《廉希宪事略》
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宋濂《看松庵记》
资治通鉴·第五卷·魏人范雎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王韶》
《隋书·李谔传》
《后汉书·郑范陈贾张列传》
《陶庵梦忆序》
《晋书·陶侃传》
周密《观潮》
《麻叶洞天》
《种树郭橐驼传》
《文天祥千秋祭》
《孔孟论学》
燕赵英雄的悲情命运——《护钟》赏读
《题李凝幽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祖逖北伐》
《五柳先生传》
《交友之道》
《阮籍不拘礼法》
《王羲之爱鹅》
《宾主无愧色》
《山居秋暝》
毕沅《岳飞》
《直书》
《登幽州台歌》
王安石《登飞来峰》
李煜《相见欢》
《空城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