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旧唐书·韦见素传》

输入关键字:

《旧唐书·韦见素传》


旧唐书
原文
    韦见素,字会微,京兆万年人。见素学科登第。景龙中,解褐相王府参军,历卫佐、河南府仓曹。丁父忧,服阕,起为大理寺丞,袭爵彭城郡公。坐事出为坊州司马。入为库部员外郎,加朝散大夫,历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迁谏议大夫。天宝五年,充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黜陟使,观省风俗,弹纠长吏,所至肃然。见素仁恕长者,意不忤物,及典选累年铨叙平允,人士称之。天宝十三年,拜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代陈希烈。见素既为国忠引用,心德之。时禄山与国忠争宠,两相猜嫌,见素亦无所是非,署字而已,遂至凶胡犯顺,不措一言。
    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兵败桃林,潼关不守。是月,玄宗苍黄出幸,莫知所诣。见素与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遇上于延秋门,便扈从之成阳。翌旦:次马嵬驿,军士不得食,流言不逊。龙武将军陈玄礼惧其乱,乃与飞龙马家李护国谋于皇太子,请诛国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礼等禁军围行宫,尽诛杨氏。见素遁走,为乱兵所伤,众呼日:“勿伤韦相!”识者救之,获免。魏方进为乱兵所杀。是日,朝士独见素一人。是夜宿马嵬,上命见素子京兆府司录参军谔为御史中丞,充置顿使。凌晨将发,六军将士日:“国忠反叛,不可更往蜀川,请之河、陇。”或言灵武、太原,或云还京,议者不一。上意在剑南,虑违士心,无所言。谔曰还京须有捍贼之备今兵马数少恐非万全不如且至扶风徐图去就上询于众众以为然。
    七月,至巴西郡,是月,皇太子即位于灵武。寻命见素宣传诏命,便行册礼。
    见素以奉上皇幸蜀功,加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三百户。上元中,以足疾上表请致仕,许之。宝应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六,赠司空,谥日忠贞,丧事官给。
(节选《旧唐书·卷一百八·列传五十八》有删节)

译文
    韦见素,字会微,是京兆万年人。韦见素考中科举。景龙年间,出仕相王府参军,历任卫佐、河南府仓曹。为父亲守丧,服丧期满,任命为大理寺丞,袭封父亲爵位彭城郡公。受牵连获罪出任坊州司马。召入朝任库部员外郎,加朝散大夫,历任右司兵部二员外、左司兵部二郎中,升任谏议大夫。天宝五年,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黜陟使,省察风俗,奏劾纠察官吏,所到之处官吏畏惧。韦见素仁义宽容有长者之风,不愿意得罪人,主持考选多年,选拔官吏公正,受到人们的称赞。天宝十三年拜任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充任集贤院学士,知门下省事,取代陈希烈。韦见素是杨国忠引荐被用的,心中感激他。当时安禄山与杨国忠争宠,互相猜忌,韦见素也不管是非,仅是签名罢了,于是致使凶险的胡人反叛,不置一言。
    十五年六月,哥舒翰在桃林战败,潼关失守。当月,玄宗仓惶出逃,不知往何处。韦见素与杨国忠、御史大夫魏方进在延秋门遇到皇上,便随从护驾到成阳。第二天,驻扎在马嵬驿,军土得不到饭吃,出言不谦逊。龙武将军陈玄礼惧怕他们作乱,就与飞龙马家李护国和皇太子商议,请求诛杀杨国忠,以安定军心。当天,陈玄礼等带领禁军包围了行宫,全部诛杀了杨氏家族。韦见素逃走,被乱兵杀伤,众人高喊说:“不要伤害韦相!”认识的人救了他,得以免死。魏方进被乱兵杀死。当天,朝士只有韦见素一人。此夜住宿在马嵬,皇上命韦见素之子京兆府司录参军韦谔任御史中丞,充任置顿使。凌晨将要出发,六军将士说:“杨国忠反叛,不能够再去蜀川,请求前往河西、陇右。”有的说去灵武、太原,有的说返回京城,议论纷纭。皇上想去剑南,恐怕违背军士的心意,没有说话。韦谔说:“返回京城须要有抵御叛贼的军备。现在兵马数量少,恐怕不是万全之策,不如暂且到扶风,再慢慢考虑去向。”皇上询问大家,大家认为正确。
    七月,到达巴西郡,当月,皇太子在灵武即位,不久命韦见素宣告传位的诏命,顺便举行册立新皇帝的礼仪。
    韦见素因为侍从上皇前往蜀地的功劳,加开府仪同三司,享有实封三百户。上元年间,因为患脚病上表请求退休,朝廷答应了他。宝应元年十二月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追赠司空,谥号忠贞,由官府办理丧事。

《旧唐书·韦见素传》    


《桓公与管仲、鲍叔、宁戚饮酒》
章学诚《浙东学术》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之《假骨董》
《不禽不兽》
《旧五代史·杨凝式传》
《姮娥奔月》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吴从先《倪云林画论》
刘辰翁《社仓记》
《好禽谏》
秦观《鲜于子骏行状》
刘禹锡《子刘子自传》
柯灵《飞翼楼记》
顾炎武《与友人论门人书》(二)
《范石湖使北》
贝琼《设鱼樵对》
萧德藻《吴五百》
刘克庄《味书阁记——为徐德夫右司作》
杨万里《玉立斋记》
天工开物之《所谓“杀青”,以斩竹得名》
《智囊·上智部·张辽》
李长蘅《白岳游记序》
《临川汤先生传》
姚鼐《李斯论》(二)
《冰清古琴》
《墨子·鲁问》
袁中道《寿大姊五十序》
陆游《书巢记》
《钱太守断鹅》
李固《遗黄琼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