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周书·苏绰传》

输入关键字:

《周书·苏绰传》


周书
原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人,魏侍中则之九世孙也。累世二千石。父协,武功郡守。
    绰少好学,博览群书,尤善筭术,仆射周惠达见而异之。从兄让为汾州刺史,太祖饯于东都门外。临别,谓让曰:”卿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者?”让因荐绰。太祖乃召为行台郎中。在官岁余,太祖未深知之。然诸曹疑事,皆询于绰而后定。所行公文,绰又为之条式。台中咸称其能。后太祖与仆射惠达论事惠达不能对请出外议之乃召绰告以其事绰即为量定。太祖称善,谓惠达曰:”谁与卿为此议者?”惠达以绰对,因称其有王佐之才。太祖曰:”吾亦闻之久矣。”
    寻除著作佐郎。属太祖与公卿往昆明池观渔,行至城西汉故仓地,顾问左右,莫有知者。或曰:”苏绰博物多通,请问之。”太祖乃召绰。具以状对。太祖大悦,因问天地造化之始,历代兴亡之迹。绰既有口辩,应对如流。太祖益喜。乃与绰并马徐行至池,竟不设网罟而还。遂留绰至夜,问以治道,太祖卧而听之。绰指陈帝王之道,兼述申韩之要,太祖整衣危坐,不觉膝之前席。语遂达曙不厌。诘朝,谓周惠达曰:”苏绰真奇士也,吾方任之以政。”即拜大行台左丞,参典机密。自是宠遇日隆。绰始制文案程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大统三年,齐神武三道入寇。诸将咸欲分兵御之,独绰意与上同,遂并力拒窦泰,擒之于潼关。封美阳县子。
    绰性俭素,不治产业,家无余财。以海内未平,常以天下为己任。博求贤俊,共弘治道,
凡所荐达,皆至大官。太祖亦推心委任,而无间言。太祖或出游,常预署空纸以授绰,若须有处分,则随事施行,及还,启之而已。绰尝谓治国之道,当爱民如慈父,训民如严师。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十二年,卒于位,时年四十九。
(选自《周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十五》)

译文
    苏绰字令绰,武功郡人,父亲名协,官任武功郡太守。苏绰年轻时很爱学习,博览群书,尤其精于计算之法。仆射周惠达见到他认为他非同一般。他的堂兄苏让由京官出任汾州刺史,周文帝在长安城外为他饯行。临别之时,周文帝问苏让:“您家子弟之中,谁可任用?”苏让于是推荐了苏绰。周文帝就把苏绰召来,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在位一年多,还没得到周文帝的常识,但行台各部门的官员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情,总是向他求教才作决定。对各部门发送的公文,苏绰又分门别类地为他们拟定行款格式。行台官员都称赞他的才干。一次周文帝与仆射周惠达讨论政事,惠达答不上来,请求允许出外找人商议,于是召来苏绰,把所讲座的事情告诉他,苏绰即刻为他酌情裁定。惠达入内呈报。周文帝连声叫绝,并向他说:“是谁替你出这个主意的呢?”惠达以苏绰作答,接着称赞他有辅佐帝王的才能。周文帝说:“我也听说很久了呢。”不久他就任命苏绰为著作佐郎。
    周文帝与公卿去昆明池观光打鱼,走到城西的汉代仓池故地时,周文帝环顾问询左右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这时有人说:“苏绰见多识广,请问他吧。”周文帝于是召来苏绰苏绰将有关情况全部作了回答。苏绰既有口才,应对如流。于是留住苏绰在府里一直到夜里,继续询问治理国家的方略。周文帝整理衣裳端正地跪着,不觉膝行到了前席。就这样一直谈论到天亮也不觉得厌倦。第二天一早,周文帝对周惠达说:“ 苏绰真是个奇才,我现在要任命他处理政事。立即授予苏绰大行台左丞职位,参与主管机要事务。从此对苏绰的宠信日益深厚。
    大统三年,齐神武帝兵分三路入侵,诸将都主张分兵抵抗,只有苏绰的想法和周文帝相同 ,于是集中兵力抵御窦泰,在潼关将他生擒了。朝廷封苏绰为美阳县伯。
    苏绰生性节俭朴素,不经营产业,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因为四海还没有平定,常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的责任。他广泛地寻求优秀人才,共同拓展为政之道,凡经他推荐的人,都做了高官。周文帝也诚心诚意地委任他,而没有闲话。有时外出巡游,常预先在白纸上签署自己的名字而交给苏绰,如果有需要处理的事,就及时安排施行。等到周文帝回来,禀告他知道就可以了。苏绰常认为治理国家的基本做法是爱护民众就象一位慈祥的父亲,教导民众就像一位严格的老师。苏绰常常和公卿讨论,从白天到黑夜,事情无论大小,都像是筹划掌握在手掌之中。长期思虑劳累,使他疲惫不堪,于是得了气血不通的疾病。大统十二年,苏绰死在任上,时年49岁。

《周书·苏绰传》    


洪迈《存亡大计》
《竹溪记》
《胡贸棺记》
《信陵君救赵论》
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书》
唐顺之《赠郡侯郭文麓升副使序》
《史记·淮阴候列传》
《宋史·唐文若传》
《宋史·崔与之传》
《豫让论》
方孝孺《詹鼎传》
方孝孺《戆窝记》
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
《与诸弟书》
《湖南文征》序
曾国藩《原才》
曾国藩《送江小帆同年视学湖北序》
曾国藩《韩生料秦王》
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致诸弟》
曾国藩《诫子书》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
曾国藩《遵义黎君墓志铭》
曾国藩《致诸弟·读书必须有恒心》
曾国藩《随州李君墓表》
《华阳国志·后贤志·李宓传》
《明史·文震盂传》
说苑•反制《不躬不亲》
《吴王欲伐荆》
《说苑·奉使》
《说苑·政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