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

输入关键字: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


医闾先生集
原文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不事游乐,及成化戊子①谒疾②归家,益潜心正学,杜门不出者十年。至戊戌③岁,始造表弟马指挥文敬园中看花,有诗云:“斋居四十二年身,未见东风桃李春,今日名园一杯酒,不妨聊作赏花人。”盖实事也。 
    先生教子孙严而有道,教门生亦然。子孙男女但解言语,即教以揖拜、问安之礼;知出入,即教以出告反面之礼。虽习举业,必教以得失有命,毋为夺志。读书暇日,则教以学算数,讲六书,习射法。郊行见枯骨,辄令子弟埋之。 
    乡闾育女多不举,先生立法以戒家人曰:“吾家子妇敢有効尤者,必出之。盖忍于杀子,何所不至乎?” 
    门生侍侧先生问之曰孟子曰圣人与我同类者汝辈亦曾如此省察思虑否孟子此章吃力说许多话其意安在汝辈读之曾得其意否读书不切己诵说何益 
﹣﹣节选自《医闾先生集》 
【注】①成化戊子:明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②谒疾:请病假,这里指因病辞官。③戊戌: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年。 

译文
    先生自从年少时就勤于问学,不从事游乐的事情,等到成化戊子年因病辞官回家,更加专心于正学,闭门不出达十年。至戊戌年,才到做指挥使的表弟马文敬的园中看花,有一首诗说:“斋居四十二年身,未见东风桃李春,今日名园一杯酒,不妨聊作赏花人。”大概说的是实有的事情。 
    先生教育子孙严格而有方法,教导学生也是这样。子孙们无论男女只要听懂话语,就教导他们揖拜、问安的礼仪;孩子们知道出入家门的时候,就教导他们出去时亲告,回来时面见家中长者的礼节。虽然学习科举考试的内容,一定教导他们得与失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要因为这个改变志向。读书的闲暇时日,就教导他们学习算数,讲解六书,学习射法。去郊外出行见到枯骨,就让子侄们掩埋。 
    乡间生了女孩多不养,先生立家法告诫家人说:“我们家的媳妇有敢跟着学的,一定会被休。忍心杀死自己的女儿,还有什么做不出的呢?” 
    门生在旁边侍奉,先生问他们说:“孟子说:圣人与我是同类的。你们这些人也曾经这样省察思虑过吗?《孟子》这一章里辛苦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用意在哪儿呢?你们读这些,曾经得到他的用意吗?读书不密切联系自身,传述解说有什么益处呢?” 

《先生自少即勤问学》    


《李牧传》
《项羽本纪》
《史记·魏公子列传》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史记·管晏列传》
《史记·叔孙通传》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全)
《史记·吴起传》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史记·高祖本纪》
《司马穰苴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二)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巨鹿之战》
《疑人窃履》
王守仁《尊经阁记》
王守仁《瘗旅文》
王守仁《教约》
王守仁《勤学》
王守仁《梁仲用默斋说》
世说新语之《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鹦鹉救火》
《甄冲》
《郁离子·宋王偃》
《郁离子·云梦田》
《郁离子·规执政》
《楚庄王欲伐越》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说林上--管仲》
韩非子《说林上--杨朱之弟曰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