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方朔偷桃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著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旧题汉·班固 《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俱足。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艺文类聚》 卷八十六亦引 《汉武故事》,文有所不同。
【今译】 传说汉武帝时神仙西王母降临汉殿中,与汉武帝欢宴,席上西王母将带来的仙桃与汉武帝吃,武帝吃完桃都将桃核留起来,西王母问:“留桃核有何用?”武帝说:“这桃子味道甜美,想留核来种。”西王母笑道:“这桃三千年才结果一次。”席上只有武帝与西王母二人,其他从人都不许进去。而东方朔 (字曼倩) 偷偷从殿南的朱鸟窗中窥视西王母,西王母回头看见,对武帝说:“从窗户窥探的这小家伙曾三次去偷我的桃。”武帝非常惊讶,人们才知道东方朔是位神仙。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仙家之事; 也用以咏桃。
【典形】 方朔桃、方朔偷桃、防曼倩、汉偷儿、窥阿母、窃桃心、三度偷桃、三食王母桃、偷桃、西真攘挑、玉桃偷、偷桃一小儿、三度窃蟠桃、偷取蟠桃、曼倩偷难、蟠桃偷尝、方朔偷儿、碧桃闲、三桃圆、桃熟传偷。
【示例】
[方朔桃] 唐·元稹《和乐天赠吴丹》:“冥搜方朔桃,结念安期枣。”
〔方朔偷桃〕 明·冯惟敏《醉花阴·仰高亭中自寿》:“想人生也有个千年调,怎做的方朔偷桃,笑神仙计拙心劳。”
〔防曼倩〕 唐·白居易《与沈杨二舍人同食樱桃》:“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汉偷儿〕 清·王丹林《乾斋再赋白桃花》:“缟袖未依秦隐士,蕊宫休遇汉偷儿。”
〔窥阿母〕 宋·钱惟演《七夕》:“金朔窗中窥阿母,小姑堂上忆兰芝。”
〔窃桃心〕 唐·韩愈《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三度偷桃〕 元·张可久《折桂令·春情》:“赢女伴一场斗草,指仙翁三度偷桃。”
〔三食王母桃〕 元·揭傒斯《写兴寿吴大宗师》:“三食王母桃,不受王母嗔。”
〔偷桃〕 唐·武元衡《和杨二舍人晚秋》:“化药秦方士,偷桃汉侍臣。”
〔西真攘桃〕宋·陈师道《徐仙书》之三:“金华牧羊小家子,西真攘桃何代儿。”
〔玉桃偷〕 唐·李商隐《茂陵》:“玉桃偷得怜方朔,金屋修成贮阿娇。”
【顺接】:桃园三义 桃李满县 桃蹊柳曲 桃脸蝉发 桃红柳绿 桃莱难悟 桃花人面 桃李精神
【顺接】:射柳打桃 王母仙桃 赐紫樱桃 西母蟠桃 王母蟠桃 仙圃偷桃 将李代桃 方朔偷桃
【逆接】:劳燕西东 宋玉墙东 狮吼河东 避世墙东 何面江东 斗柄指东 声西击东 宋家墙东
【逆接】:东船西舫 东谈西说 东园温明 东偷西摸 东抄西袭 东逃西散 东床快婿 东邻不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