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妇哭亡簪
【拼音】:
【简拼】:
【解释】:
【典源】 《韩诗外传》卷九:“孔子出游少源之野,有妇人中泽南哭,其音甚哀。孔子怪之,使弟子问焉。曰:‘夫人何哭之哀?’妇人曰:‘乡者刈蓍薪而亡耆簪,吾是以哀也。’弟子曰:‘刈蓍薪而亡蓍簪,有何悲焉?’妇人曰:‘非伤亡簪也,盖不忘故也。’”
【今译】 孔子到少源之野游览,见有妇人在水塘边哭得非常哀伤。孔子奇怪,让弟子前去询问:“你为何如此悲哭?”妇人说:“刚才我割蓍草时丢失了蓍簪,因而伤心。”弟子听了觉得不必要哭,妇人说:“我不是为丢失蓍簪而哀伤,而是不忘旧物啊。”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怀恋故人、旧物; 也以“蓍簪”等借指故人、旧物。
【典形】 访遗簪、哭泽、蓍簪、亡簪、遗簪、簪履、著亡簪。
【示例】
〔访遗簪〕 宋·陆游《冬日感兴十韵》:“但思全旧璧,敢冀访遗簪。”
〔哭泽〕 清·程先贞《还山春事》:“拜尘且用弹新帽,哭泽何须觅旧簪。”〔蓍簪〕 唐·韦庄《同旧韵》:“既闻留缟带,讵肯掷蓍簪。”
〔亡簪〕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十:“是以江汉之居,悲其坠履; 少原之妇,哭其亡簪。”
〔遗簪〕 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收遗簪于少原,念亡弓于楚泽。”
〔簪履〕 宋·徐铉《和萧少卿见庆新居》:“簪履尚应怜故物,稻粱空自愧华池。”
〔著亡簪〕 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顺接】:簪履故物 簪缨之族 簪盍良朋 簪星曳月 簪缨世胄 簪缨世族 簪蒿席草 簪缨门第
【顺接】:姜后脱簪 刈蓍亡簪 不遗一簪 刈蓍遗簪 散发抽簪 胡昭投簪 遗珥坠簪 堕珥遗簪
【逆接】:荆布之妇 再当冯妇 下车冯妇 鸣鸠呼妇 重作冯妇 荀粲熨妇 贞夫烈妇 匹夫匹妇
【逆接】:妇叹鸣鹤 妇哭亡簪 妇随夫唱 妇孺皆知 妇姑勃溪 妇人孺子 妇人之见 妇人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