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公才公望
【拼音】:gōng cái gōng wàng
【简拼】:gcgw
【解释】: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
【示例】:~当黑头,姓名指顾书金瓯。 清·沈曾植《陈庸庵尚书水流云在图册》诗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相当于三公辅相的才识
【成语故事】:南朝时期,梁国的王暕年幼时,父亲在齐国作太尉,太尉相当于三公、宰相等位。一次王家宴客时,来的客人见了王暕就对其父亲说:“公才公望在这孩子身上又看到了。”后来,王暕成年时也作了大官
《世说新语.品藻》:“会稽虞騑,元皇时与桓宣武同侠,其人有才理胜望。王丞相尝谓騑曰:‘孔愉有公才而无公望,丁潭有公望而无公才,兼之者其在卿乎?’騑未达而丧。”
公才,指的是有济世经邦三公的才识;公望,指的是有德行,在官场与民众中有威望。后以“公才公望”指才能威望都堪与三公宰辅的职位相称。
《梁书.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顺接】:望风逃去 望眼将穿 望而生畏 望洋兴叹 望秋先陨 望尘莫及 望子成名 望风而溃
【顺接】:迟疑观望 万夫之望 陟屺之望 门闾之望 迟疑顾望 东瞧西望 不孚众望 引领以望
【逆接】:灭私奉公 力疾从公 以私害公 公门有公 衮衮诸公 启事山公 七相五公 王俭拜公
【逆接】:公诸世人 公才公望 公子王孙 公在壑谷 公孙恃险 公耳忘私 公使库本 公是公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