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紧锣密鼓
【拼音】:jǐn luó mì gǔ
【简拼】:jlmg
【解释】: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出处】:刘绍棠《狼烟》四:“绿树葱茏的太子镇里,传出一阵阵紧锣密鼓的喧响。”
【示例】:经过一阵~之后,新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近义词】:密锣紧鼓、呼之欲出
【语法】: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大事开始前
锣、鼓:打击乐器。锣鼓点敲得很紧密。指戏曲中敲击锣鼓为人物、剧情配乐。贾平凹《腊月.正月》一○:“在紧锣密鼓声中,两厢忽上忽下,互绞互缠,翻,旋,腾,套。最是那摇龙尾的后生,技艺高超,无论龙头如何摆动,终是不能将他甩掉。”又多比喻事前紧张的舆论准备工作。柯灵《香雪海.龙年谈龙》:“过去历次政治运动揭幕,总要紧锣密鼓,郑重宣称这运动是‘十分必要的,非常及时的’。”艾丰《紧锣密鼓大东港》:“大东港的筹建正在紧锣密鼓之中。在丹东,处处可以听到它的开台锣鼓。”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九章:“马店乡也不甘落后,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各项筹备。”亦作“密锣紧鼓”。郭沫若《天地玄黄.关于非正式五人小组》:“在政府未还都以前,也曾密锣紧鼓地酝酿过一番改组的声浪,然而不幸的是就在国府委员的名额分配上,便碰上了暗礁。”陈残云《山谷风烟》一八章:“如今村子上在密锣紧鼓地查什么阴谋,你走路也得当心呵,要带眼识人。”
【顺接】:鼓脑争头 鼓腹含哺 鼓缶之情 鼓睛暴眼 鼓盆之戚 鼓旗相当 鼓吹喧阗 鼓刀屠者
【顺接】:辽宁大鼓 打散堂鼓 斋钟衙鼓 朝锺暮鼓 悬羊打鼓 敢谏之鼓 村歌社鼓 凤阳花鼓
【逆接】:没要没紧 皮松肉紧 有要没紧 打甚麽紧
【逆接】:紧锣密鼓 紧追不舍 紧三火四 紧要关头 紧打慢敲 紧急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