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秘而不宣
【拼音】:mì ér bù xuān
【简拼】:mebx
【解释】: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出处】:《三国志•魏志·董昭传》:“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示例】:泛音既有如此妙论,如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是个甚么意思。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三回
【近义词】:守口如瓶、秘而不露、缄口不言
【反义词】:直言不讳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对事情保密
秘:隐秘。宣:宣扬、声张。保守秘密而不声张。吕蒙(事迹见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条)苦读不倦,终得才兼文武,令鲁肃刮目相看。一次,他对鲁肃分析形势说:“您如今代替周瑜的职务,责任很大,又和关羽相邻,此人有才能而又好学,有英雄气概然而却颇为自负。好欺凌他人。如今与之对手,应当做好准备来对待他。”于是,便献计三策,鲁肃恭恭敬敬地接受,并严守秘密,一点儿也不声张。
【出典】: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卷54第1275页:“蒙曰:‘……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乡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例句】:
宋·欧阳修《论乞令百官议事礼子》:“每有大事,秘不使人知之,惟小事可以自决者,却送两制定议……至于大事,秘而不宣,此尤为不便。”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注音既有如此妙伦,为何谱上都无此说?他却秘而不宣,是个什么意思?” 鲁迅《两地书》五十六:“无论怎么打击,我也不至于‘秘而不宣’,而且也被打击而无怨。”
【顺接】:宣城纪叟 宣孟束脯 宣赞舍人 宣化承流 宣尼念鲁 宣之使言 宣平负薪 宣尼忘味
【顺接】:湮没不宣 密而不宣 不可言宣 秘而不宣 五色相宣 心照不宣
【逆接】:独得之秘 钩玄猎秘 不传之秘 踪迹诡秘 钩元摘秘
【逆接】:秘阁然藜 秘而不露 秘阁续帖 秘不示人 秘书外监 秘而不宣 秘而不泄 秘而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