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沐猴而冠
【拼音】:mù hóu ér guàn
【简拼】:mheg
【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示例】:丰私家之积,此~尔,尚焉足道哉! 《晋书•张载传》
【近义词】:衣冠禽兽、沐猴衣冠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面兽心的人
讽刺项羽是猴儿戴人帽,外表像人样,却无见识才能,难成大事业。后以此典形容人徒具仪表,而无内才;或指人暴躁轻浮,不能成就大事。项羽摆鸿门宴想杀刘邦未成,引兵西进咸阳,杀死秦王子婴,焚烧秦王宫室,大火燃烧三个月没有停止。项羽收取宫中财宝和美女想回江东。这时有人劝项羽说:关中这地方,东有函谷,南有武关,西有散关,北有萧关,四面有险可守,土地肥沃,可以建都完成霸业。项羽因见秦宫已经烧毁,更想回江东老家,便说:富贵不回家乡,就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谁能看得到?劝说的客人退下对人说:“人们说楚人像是猴儿戴人帽,果真如此。”项羽听到后,用开水锅煮死了那个说客。此典又作“冠沐猴”、“楚沐猴”、“冠服衣猿狙”、“沐猴”、“沐猴冠冕”、“衣冠沐猴”、“沐猴冠”。
【出典】:
《史记》卷7《项羽本纪》315页:“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猕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古代用鼎镬煮死活人的酷刑)说者。”
【例句】:
晋·潘岳《西征赋》:“羽天与而弗取,冠沐猴而纵火。” 唐·李白《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宋·苏轼《代办答梁先》:“强名太守古徐州,忘归不如楚沐猴。” 宋·范成大《病起初见宾僚》:“浪将冠服衣猿狙,因病偷闲稍自如。” 金·元好问《鸿沟同钦叔赋》:“韩生已死言犹在,千载令人笑沐猴。”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厌襟裙马牛,笑衣冠沐猴,拂破我归山袖。” 明·袁宏道《赠散木》:“一字懒操鹦鹉赋,十年空戴沐猴冠。”
【顺接】:冠袍带履 冠履倒施 冠履倒易 冠带之国 冠盖往来 冠状动脉 冠带家私 冠山戴粒
【顺接】:贡公弹冠 被发缨冠 年未弱冠 弹贡氏冠 楚囚南冠 植发穿冠 优孟衣冠 年方弱冠
【逆接】:三薰三沐 三衅三沐 风栉雨沐 風櫛雨沐 钗钏盥沐 三熏三沐
【逆接】:沐露沾霜 沐雨栉风 沐露梳风 沐日浴月 沐则心覆 沐雨梳风 沐雨经霜 沐浴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