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三旨相公
【拼音】:sān zhǐ xiàng gōng
【简拼】:szxg
【解释】: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出处】:《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示例】: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低能的大官
此典为王珪身为宰相,庸碌无为,上朝退朝,惟诵圣旨事。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仁宗时进士,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执政),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自执政至宰相共六年,无所建树,惟倡导阿谀顺从之风。他本人上朝退朝,惟诵圣旨。上朝时,将各种奏章上呈,说“取圣旨,请皇上裁决”;待神宗批复后,说“领圣旨”;下朝后又对呈递奏章的人说“已得圣旨”。自己不提任何意见,不作任何决定,也不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因此,人们讥讽他为“三旨相公”。
【出典】:
《宋史》卷312《王珪传》10242、10243页:“熙宁三年拜参知政事,九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然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十为衍字),无所建明,率道(通“导”)谀将顺。当时目为‘三旨相公’,以其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
【例句】:
清·李晖吉、徐讚《龙文鞭影》2集上卷:“四如给事,三旨相公。”注:“唐(宋)王珪为相,一无建白。上殿进呈,云‘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云‘已得圣旨也’。时称为‘三旨宰相’。”(四如给事,指宋给事李邺,使金还,云:“金人上马如龙,步行如虎,渡山如獭,登城如猿。”时人号为“四如给事”。)
【顺接】:公私要速 公家婆姨 公沙五龙 公买公卖 公在壑谷 公清若水 公干沉绵 公羊墨守
【顺接】:以私害公 采药庞公 黑王相公 一元木公 惊坐孟公 洁己从公 三旨相公 清客相公
【逆接】:问一得三 叮咛再三 俩俩三三 朝四暮三 倒四颠三 耕九余三 李四张三 丁宁再三
【逆接】:三大政策 三语作掾 三亲四友 三百瓮齑 三无坐处 三教布衣 三品秀才 三上五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