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置可否
【拼音】:bù zhì kě fǒu
【简拼】:bzkf
【解释】:置:放,立;可:行;否:不行。不说行,也不说不行。指不表明态度。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温钦差听了一笑,也不置可否。”
【示例】:吴荪甫~地淡淡一笑,转身就坐在一张椅子里。 茅盾《子夜》十
【近义词】:不置褒贬、不置一词、模棱两可
【反义词】:泾渭分明、斩钉截铁、旗帜鲜明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表示不敢发表意见
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官场现形记》五八回:“沈中堂又问他们抵制的法子。有人说:‘应该上个折子,不准他们考差。凡是本衙门差使,都不准派。’又有人说:‘这个翰林只能算做“顶带荣身”,不能按资升转。’沈中堂听了,不置可否。”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二:“恂如不置可否,只淡淡一笑,也无心去细看那些货究竟是怎样的活宝。”
【顺接】:否终复泰 否终而泰 否终则泰 否去泰来 否极泰来 否往泰来 否极泰至 否极而泰
【顺接】:唯唯否否 献替可否 弹射臧否 泰极而否 赏善罚否 进可替否 人涉卬否 白衣来否
【逆接】: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逆接】:不德而功 不伦之恋 不荤不素 不乾不浄 不如一鹗 不量其力 不毛之地 不安于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