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识之无
【拼音】:bù shí zhī wú
【简拼】:bszw
【解释】: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出处】:唐·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示例】:《废墟中》,写一个~的木匠,爱打老婆,老婆也让他打;他有气无处泄,她也就让他泄。 李健吾《<李广田选集>序》
【近义词】:不识一丁
【反义词】:学富五车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不识字
【英文】:illiterate
连最简单的之和无字都不认识。比喻不识字,或文化水平很低。由唐白居易的事迹引伸而来。参见“诗入鸡林”条。史载白居易天赋聪颖,始生七月便能认识“之”、“无”二字。后来人们便把文化水平极低比喻成“不识之无”,意即连七个月的婴儿都不如。
【出典】:
《新唐书》卷119《白居易传》4304页:“其始生七月能展书,姆指‘之’、‘无’两字,虽试百数不差;九岁暗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例句】:
阿英《胡沙随笔·土山湾黑市》:“因此辈系窃偷而来,兼以不识之无,遂至无全轶者。”
【顺接】:无罣无碍 无逆无道 无际可寻 无知妄说 无患之患 无任之禄 无所畏惧 无明无夜
【顺接】:平原自无 互通有无 视有如无 未识之无 有生于无 贸迁有无 通共有无 音信杳无
【逆接】: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逆接】:不言之化 不瘟不火 不徐不疾 不可悉数 不居一国 不避斧钺 不问狐狸 不良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