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郎不秀
【拼音】:bù láng bù xiù
【简拼】:blbx
【解释】: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出处】: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沈尤之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示例】:一身无室无家,半世~。 明·毕魏《竹叶舟·收秀》
【近义词】:不上不下、不稂不莠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没有发展前途
【英文】:neither fish,flesh nor fowl
【俄文】:заурядный
【成语故事】:明朝时期,田艺蘅《留青札记》中记载:元朝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秀”是最高级别,“郎”是最下的,至明朝时称鄙人为“不郎不秀”,是指不高不下。良莠不齐就是不郎不秀,称那些高不成、低不就的人
原作不稂不莠。稂,莠,皆田间杂草。不稂不秀,原指田间无杂草,后则喻人不成材或没出息。《诗经》里有首诗说,发了芽,出了苞,皮儿坚,果实好。没有童梁,没有狗尾草。捉掉那螟虫和螣虫,蟊虫贼虫都除掉。别让它们为害田间幼苗。土地神,真有灵,把它们投到火里都烧尽。
【出典】:
《诗经·小雅·大田》:“既方既皇,既坚既好,不稂不莠。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
【例句】:
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卷35《沈万三秀》:“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 清·曹雪芹《红楼梦》84回:“(贾政道)姑娘也要好,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
【顺接】:秀色堪餐 秀才人情 秀而不实 秀出班行 秀外慧中 秀外惠中 秀里秀气 秀水明山
【顺接】:山清水秀 眉清目秀 笔老墨秀 朝华夕秀 不郎不秀 神清骨秀 千岩竞秀 披林撷秀
【逆接】:献可替不 进可替不
【逆接】:不足介意 不世之材 不可指数 不究既往 不分畛域 不见舆薪 不足为怪 不次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