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字不苟
【拼音】:yī zì bù gǒu
【简拼】:yzbg
【解释】: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示例】:~,前人所难。 明·陈子龙《明诗选》
【近义词】:字斟句酌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作文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指在诗文中即使一字不妥,也不轻易放过。清代褚人获《坚瓠七集》卷四:“高达夫适官两浙观察使,过杭之清风岭,即谢家东山景也。题诗云:‘绝岭秋风已自凉,鹤翻松露湿衣裳。前村月落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厥后达夫阅稿,以月落时江水随潮退,止半江矣,思改一字为半字。巡至台州事竣,复登僧舍,索笔改前诗。僧云:‘前月有一官过,称此诗极佳,但一字不如半字,改易而去。’达夫惊问何人。僧曰:‘义乌骆宾王也。’古人一字斟酌不苟,但识见有迟速耳。”高达夫:高适,字达夫。苟:草率、马虎。
【顺接】:苟合于世 苟容曲从 苟延残喘 苟且偷生 苟安一隅 苟且之心 苟全性命 苟延一息
【顺接】:营营苟苟 一毫不苟 一丝不苟 一字不苟 一笔不苟 一介不苟 临难不苟 临财不苟
【逆接】:合两为一 十不得一 表里如一 整齐画一 未知万一 唐朝第一 十不当一 合而为一
【逆接】:一锤定音 一不拗众 一方之寄 一曝十寒 一元复始 一室生春 一县栽花 一木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