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鼓作气
【拼音】:yī gǔ zuò qì
【简拼】:ygzq
【解释】: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出处】:《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示例】:初听这话,还是~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八回
【近义词】:一气呵成、趁热打铁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歇后语】:曹刿论战;水里的蛤蟆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一往直前
【英文】:press on to the finish without letup
【日文】:意欲(いよく)を奮(ふる)い立(た)たせて一気(いっき)にやる
【法文】:profiter de l'ardeur des débuts
【德文】:unter vollem Einsatz der Krǎfte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国恃强凌弱攻打鲁国,鲁庄公率军迎敌,两军相遇,齐军擂起战鼓,而鲁军在曹刿的带领下没有擂鼓。齐军第三次擂鼓时士气已经低落,鲁军才第一次擂鼓。鲁军靠的就是一鼓作气的士气以少胜多,打败了齐军
原指战斗开始时,鼓足勇气。今指作事时鼓起劲头,勇往直前。公元前684年,齐国侵犯鲁国,曹刿随鲁庄公一起至长勺迎击齐国军队。齐国军队首先擂鼓进攻,庄公想立即迎战,曹刿说不行。当齐军三次擂鼓后,曹刿说,可以发动进攻了。于是鲁庄公立即下令出击,一下子把齐师打了个落花流水。战争结束后,庄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曹刿回答说,打仗,全靠一股勇气。“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敌人力竭时我才擂第一次鼓,所以取得了胜利。
【出典】: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例句】:
宋·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杂说》:“大抵人之为学,须是一鼓作气;才有间断,便非学矣。”
【顺接】:气壮河山 气贯长虹 气途霄汉 气竭形枯 气佳白水 气生气死 气断声吞 气吞万里
【顺接】:江湖义气 丰城宝气 摇声摆气 朝来爽气 凌人盛气 韶光淑气 林下风气 亢心憍气
【逆接】:讲若画一 齐整如一 万无失一 言行若一 瑜百瑕一 惟精惟一 李揆第一 政令不一
【逆接】:一蹴而几 一资半级 一官鸡肋 一文不名 一方之寄 一卒之田 一字千钧 一根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