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朝不及夕
【拼音】:zhāo bù jí xī
【简拼】:zbjx
【解释】:形容情况危急。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
【示例】:吾侪小人,~,相时射利。 宋·苏轼《三槐堂铭》
【近义词】:朝不保夕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极端贫困
又作“朝不保夕”、“朝不谋夕”、“朝不虑夕”。朝(zhāo招):早晨。不及:不到。夕:傍晚。指早晨都顾不到傍晚,常用以形容人民生活的困苦,或指遭遇的艰难。多尔衮(1612-1650年),姓爱新觉罗,名多尔衮,曾随清太宗皇太极出征,屡次建功。清崇德元年(1636年),进封睿(puì锐)亲王,参与朝政,颇受依重。崇德八年(1643年),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死,诸王争夺皇位,多尔衮审时度势,拥立幼侄爱新觉罗·福临继清帝位,即顺治帝。多尔衮以皇叔摄政(代皇帝处理政事)掌权。顺治元年(1644年),他被授奉命大将军,统率清军入山海关,在明降将吴三桂引导与配合下,击退李自成农民军,进驻燕京(今北京市)。后多尔衮下令,略称:以前明朝政治制度的弊病,以加派税收这一项最是重要。除供给辽东作战饷银之外,又有内地剿战的饷银,还有明兵训练的饷银,增加几倍并超过正常征收赋税的供给,预征辽饷、剿饷、练饷三饷的银两,远的超过二十年,近的也超过十几年,全国民众被剥削得穷困饥饿哀号,连早晨都顾不到晚上了。
【出典】:
《清史稿》卷218《诸王传四·睿忠亲王多尔衮传》9026页:“前朝弊政,莫如加派,辽饷之外,复有剿饷、练饷,数倍正供,远者二十年,近者十余年,天下嗷嗷(áo áo敖敖,哀号连声),朝不及夕。”
【例句】: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2:“迨至湖南,则更流徙丐贷,朝不谋夕,遂以牛肉白酒,一醉饱而殁。” 孙中山《民族主义·五讲》:“故中国现在受列强的政治压迫,是朝不保夕的。” 章炳麟《驳革命驳议》:“大地风云,朝不谋夕。”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顺接】:夕阳在山 夕寐宵兴 夕不谋朝 夕阳西下 夕惕朝乾 夕阳古道 夕发朝至 夕娥赴灯
【顺接】:朝朝暮夕 亡在旦夕 今夕何夕 朝不图夕 鼂不及夕 亡不待夕 只争旦夕 旦不保夕
【逆接】:夕不谋朝 一夕一朝 赠策绕朝 肆诸市朝 凫舄趋朝 振缨公朝 方朔市朝 班师回朝
【逆接】:朝参暮礼 朝衣东市 朝梁暮周 朝干夕惕 朝奏暮召 朝夕与共 朝阳丹凤 朝闻夕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