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一种反省内心的认识和道德修养方法。孟子认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之端,而仁义礼智即天赋给人的本性。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人能尽量发挥心中的善端,就能了解“性”,并进而认识到所谓“天”。南宋朱熹认为性是心中所具之理,“尽心知性”即为尽心知理。明王守仁认为性是心之体,尽心即是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