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古代风俗,于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晚上在家中燃灯遍散各处以辟除不祥。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十三日,家以小琖一百八枚,夜灯之,徧散井、灶、门户、砧石,曰散灯也。其聚如萤,散如星,富者灯四夕,贫者灯一夕止。” 阿英 《“灯市”--<金瓶梅词话>风俗考之一》:“十三这一天,夜里张灯,家家以小钱(琖)一百零八枚,遍散在井、灶、门户、砧石一些地方,叫做‘散灯’。”